潘岙村总人口1231人,户数370户,其中劳动力892人,外出劳动力674人,党员38人,水田103亩,山林面积2567亩。 农业、林业、劳务输出是潘岙村的支柱产业。,,潘岙村行政区划,浙江省温州文成县巨屿镇潘岙村行政区划,潘岙村……[详细] |
潘岙村位于大溪镇山市管理区南部,东邻孙家村,西至金岙村,南通中岙张村,北接应钱村。考史书,元代已有潘岙,元明间潘姓居此,故名。原为日升社,后为潘岙大队,现为潘岙村,1957年组建旭光社。辖区内有五个自然村:下洋、赵家、朱家、河头、岙里,村委会驻地新庄河头。全村共有12姓:陈、朱、李、张、叶、赵、吴、,,潘岙村行政区划,……[详细] |
潘岙村位于范市镇的南部边缘,总面积3536亩;总户数350户,其中外来人口52户;总人口835人,其中农民697人,居民18人,党员28人,外来人口120人;现有粮田554亩,是个半稻半山区。 全村现有个体企业10家,产品以五金加工为主。随着农业基础设施不断齐全,村内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潘岙村行政区划,……[详细] |
拉尕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拉尕山位于白龙江上游立节乡境内,始唐“占单寺”和西汉“华阳古城遗址”左右拱卫,距离省道S313线18公里,现通等外公路。海拔2000米左右,山顶地势平坦、中间千亩林草如茵,点缀红屋、帐蓬接待处。四周山峦起伏、乔木灌木杂处,间有怪石峥嵘、飞瀑流泉,风光优美……[详细] |
麻花桂鱼,很早就是应城民间喜庆宴席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应城盛产桂鱼,而麻花又是本地的风味小吃食品,民间每在举办结婚喜庆时,常以鲜活桂鱼以及麻花之类的食品,于女方出嫁时馈赠。关于麻花桂鱼佳肴的传名于世,还有一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位道台常领随从人员在民间查访民情。一天,正遇……[详细] |
鹅唛原住民博物馆位于雪兰莪州的鹅唛县,于2000年开馆,坐落森林保留地边缘,周边环境优美、宁静。博物馆的外观以木板搭建,虽然不大,但是看上去很精致。 馆内收藏的是关于当地原住民的历史和传统的物品,包括有面具、服饰和手工艺品等,游客可在此体会雪兰莪州原住民的生活点滴及文化活动等。在博物馆还……[详细] |
仙游县生产“蓼花”与“麻筒”的历史悠久。“蓼花”,以糯米、蔗糖、纯碱、麦芽糖为原料,经制作成冬瓜样的白果条后,油炸为蓼花胚。如沾满蓼花米即成“蓼花”,若沾满炒芝麻,由成为“麻筒”。“蓼花”与“麻筒”均具有营养丰富、酥脆可口的特点( 莆田)……[详细] |
邵伯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邵伯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邵伯菱与太湖的红菱、嘉兴的风菱并列为江浙三大名菱。邵伯菱有四个角,上下两角稍长,尖而翘,左右两角卷曲抱肋,形同羊角。故邵伯菱俗称“羊角青”。 与其他菱比较,邵伯菱皮壳较薄,出水鲜菱呈嫩绿色,煮熟后变成橙黄色。嫩菱是上好的水果,其特……[详细] |
越舟湖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越舟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仙桃市张沟镇越舟湖渔场,三面环水,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到石器和陶器(片),具有明显的渔猎型生产方式风格。该遗址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