岙头村属龙南乡建兴管理区,是凤阳山毗邻村之一。全村77户,共有人口272人,14名党员,支委成员3人,村委成员2人,有4569亩山林,101亩水田,2012年村人均收入824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里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利民政策的扶持,,岙头村行政区划,……[详细] |
岙头村坐落于庆景公路沿线,沿南阳溪而建,毗邻库山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28户403人口,耕地面积249亩,林地面积2456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37元。经过美丽乡村、村庄整治工程后,现村庄内已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防洪提修建工程及新建公厕项目已顺利竣工,并修,,岙头村行政区划,……[详细] |
岙头村基本情况 岙头行政村位于云和县南面,并与景宁县接壤,距乡政府13公里,平均海拔910米。岙头村含岙头村、苦梓脑2个自然村,有农户65户,3个生产队,234人,其中党员19名。耕地面积146亩,林地面积6950亩,其中生态林封山5100亩,竹林651亩。由于农民居住高山,受地理和气候环境的限制,,,岙头村行政区划,……[详细] |
岙头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的上游,隶属永嘉县岩坦镇,全村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距县城60多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溪,自然环境十分清幽。历史悠久,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古即有“溪山小邹鲁”之美誉。一族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8名,其中,南宋时期汪应辰、汪应龙兄弟及其儿子“一门三进士,父子两尚书”。,,岙头村行政区划,……[详细] |
大方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方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线椒、皱椒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方县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记载。据传,明朝贵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故称其为“皱椒……[详细] |
小关庙大殿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小关庙大殿,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小关庙街。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祯元年(1628)、清乾隆四年(1739)、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现存为明代遗构。 大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石砌台基,基宽13.7米,……[详细] |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详细] |
新郑丁家粉蒸肉始自清末丁家饭庄,距今有一百二十年历史,曾经皇帝 御厨指点,会南北风味精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的一道名菜。新郑古为"九省通衢",南北交通要道,行人很多。清末民初住在城里"察院"来往京城的皇差,常到北街丁家"萃宾楼"用饭,把南北各地风味,官府烹饪技艺传到这里。又经丁家五代一百多……[详细] |
古代有许多文学家,这其中以诗人最多,特别是唐代的时代特色也使得当时出现了不少名满天下的诗人,这些诗人大部分都是男的,不过唐朝风气比较开放,因此也有许多家庭教育女子读书写字,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不少女诗人……[详细] |
泗河西瓜,产于接庄街道、石桥镇沿泗河西岸的南贯集、东郑庄、齐营、郝楼、栗河崖、张桥等村。始于唐代末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泗河西瓜个体适中,味口脆甜。 1972年引进新品种“密宝”,出口日本,深受外商的欢迎。1985年,引进“中育6号”、“郑州3号”、“7451”、“8155”……[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