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南辛房村,位于潭柘寺镇中部,村域面积685.23公顷,全村现有924户1570人。该村交通便利。未来以旅游和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天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该村,石窟洞、天然长城、烽火台等景点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有农业观光园1个,主要种植杏、枣、香椿等主要果品。村内生态环……[详细] |
南辛房村基本情况共有人口878人,耕地面积1650亩,人均耕地1.88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村内有仿古典家具厂4家,私营企业2家。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水浇地占80%以上,农田农用机械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基层组织扎实,全村共有党员32名,村支部书记张维亮,,南辛房村行政区划……[详细] |
阿斯塔那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约40多公里。它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墓葬按家族种姓分区埋葬,以天然砾石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状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条10……[详细] |
智岩(577?~654?),唐代高僧。俗姓华,曲阿人。身长七尺六寸,智勇过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为郎将,屡立战功。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从舒州皖公山宝月出家。《五灯会元》《五灯严统》诸书记载,智岩禅师曾参牛头法融大师,发明大事。法融对智岩禅师说:“吾受信大师真诀,……[详细] |
渭南鼓楼 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详细] |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特产。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详细] |
人们一提到山西不禁会想起那里的刀削面,但是山西还有一种比刀削面的来历更早的面食,那就是河捞面。 河捞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品种,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多在北方人家尤其山西民间和陕北流行,在不同的地方名称有些不大一样,有叫河捞面的,有0子面的,有叫饸饹面的,还有叫压河捞或叫轧河捞的。制作河……[详细] |
王光泽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光泽故居位于衡阳市衡东县城关镇鹤桥村二组。 王光泽1903年出生。家贫,幼时在私塾只念了一本《三字经》。9岁,帮人看牛。11岁,到攸县舅父家学木匠。19岁,离开攸县到茶陵腰陂镇做工。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加入……[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