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水北村

水北村

水北村位于水南镇圩镇北部,全村辖10个自然村,人口1396人,424户,耕地面积2200.5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油菜为主,并辅以畜牧养殖业。全村现有党员22名,班子成员5名,村小组长10名。村部拥有办公大楼一所,面积260㎡,全部自然村已修通水泥路。,,水北村行政区划,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水南镇水北村行……[详细]
水北村位于禾水河北岸,距乡政府驻地约7公里,全村共6个村小组,152户635人,其中贫困户28户115人。2014年脱贫2户10人,2015年脱贫7户33人,2016年脱贫18户71人,2017年脱贫1户1人。因病致贫13户,因残致贫10户,缺技术5户。,,水北村行政区划,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指阳乡水北村行政区划,水北村……[详细]
水北村水北村距庙前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与庙前村隔溪相望。该村下辖5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共434户2036人,主要姓氏为罗姓、吴姓。该村交通便捷,通过水北—坪头、水北—庙前两条道路中的任何一条都能快速连接到319国道,距离龙长高速公路新泉官庄互通口仅3公里、205国道8公里。该村矿产资源丰富,有,,水北村行政区划,……[详细]
水北村系浦城县水北街镇行政村,位于浦城县南部,在这山清水秀的行政村与南浦溪相畔,东与上桥自然村交界,南与蓬尾交界,西与桥亭村相接,北与浮桥村接壤,距离县城约40公里,村落面积3.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376人,本村村民989人,269户,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水北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是个老,,水北村行政区划,……[详细]
书坊乡水北村现有222户、874人,其中,低保户15户,在健五老有1人。有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水北村总面积4.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17万亩,山地面积3.81万亩(乡林场和范桥林场经营区0.24万亩),山地中有毛竹林0.2万亩。村财稳定收入10万元(主要是要依靠林业山价)。农民人均纯收入39,,水北村行政区划,……[详细]
水北村地处新市镇西南部,南至王公郎,北接桐德公路。劝村现有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水田面积1477亩,桑地377亩;下设7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0个,其中女党员3名,村干部5个,总人口865人。是蚕桑养殖起步早,发展快,水北一带农村经科学证实先民利用蚕丝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这里流传的,,水北村行政区划,……[详细]
水北村:位于水北路西侧。,,水北村行政区划,江苏省常州金坛区尧塘街道水北村行政区划,水北村……[详细]
水北村位于阎良城区东北4公里,坐落于石川河北岸,西依咸铜铁路,北与富平县五星村为邻,东和关山镇樊家村接壤,南与新兴街道办官路村隔河相望。由于位处石川河以北,村名便叫水北。全村辖四个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设在本村小学内。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12亩。现有村民318户,1285人,人均,,水北村行政区划,……[详细]
卫山位于观海卫镇老城的北部,这座高120米的小山原名浪港山。之所以有如此之名,原因有二:一是此山当年在海浪中沉浮,只露出尖尖的山峰;二是在山的北面原是汪洋一片,汹涌的海潮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山南的村落,而小山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人们把这小山比成为海浪的栖息之地。卫山一名,到了明代初才被冠之。……[详细]
晋源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源文庙  晋源文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办晋源东街  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为明代太原县城内遗构。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琉璃照壁、棂星门、泮池、献殿、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以及各院东西两庑,另有崇……[详细]
稻收后的秋夜里,手持电筒或火把到田间去,蚂蚱们静静爬在稻茬或草禾上睡大觉,是捕捉蚂蚱的好时光。    蚂蚱是害虫,专吃嫩绿的稻叶,稻收时节,已吃得肥壮,蚂蚱捉回后,倒入沸水中,煮沸三至五分钟,捞在筲箕里晾干。用手揉去蚂蚱的双翅和脚。撒入适量的盐、辣子面、花椒粉、炒黄豆粉、数滴酒,轻轻揉均匀……[详细]
大方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方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线椒、皱椒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方县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记载。据传,明朝贵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故称其为“皱椒……[详细]
大浮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市郊大浮山、马迹山。有近千年栽培史。江南是杨梅的发源地,古称杨梅为"吴越佳果"。大浮杨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10多个品种。成果有只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详细]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俗称仕峰厝,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厅二厢房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1938年1月,开展三年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整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此。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在此居住期间,亲自指导了闽西……[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