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城海拔2850米,是16世纪在印加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尽管经过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改变最小的历史中心。圣弗朗西斯修道院和圣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亚的教堂和耶酥会学院,连同这些建筑华丽的内部装饰都成为了“基多巴洛克风格”的纯正典范,将西班牙,完美地……[详细] |
赤道纪念碑在基多市北方95公里。凡是到厄瓜多尔旅行的人,无不要去观赏名闻遐迩的赤道纪念碑,这里被看做是“地球的中心”。赤道纪念碑分为新旧两座,旧碑位于圣安东尼奥镇,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城以北24公里处,它三面被崇山峻岭环抱,海拔2483米,碑高10米左右,通体用赭红色花岗岩建成,造型呈方柱形……[详细] |
桑盖国家公园位于厄瓜多尔中部莫罗纳—圣地亚哥、钦博拉索和通古拉瓦三省交界处。桑盖国家公园以它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两座活火山的壮观景象展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范围,它从热带雨林延伸至冰川,覆盖着冰雪的山峰和葱绿的平原森林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特有孤立的环境对当地的动物物种提供了保护。园内有世界上……[详细] |
厄瓜多尔钦博拉索峰位于安地斯山脉西科迪勒拉山(Cordillera Occidental),海拔6310公尺,是全国最高峰。钦博拉索为休眠火山,有许多火山口,山顶多冰川。英国人温伯尔(Edward Whymper)是首位攀达峰顶的人。 虽然钦博拉索峰没有珠穆朗玛峰高,但钦博拉索山是距离地……[详细] |
独立广场是基多市的中心地带,在这座正方形广场四周,耸立着一座座富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艺术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两层,配有精雕细刻图案的石门。广场南端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550年,完工于18世纪,绿瓦圆顶,灰白色圆柱支撑门廊,是阿拉伯、波斯和摩尔人的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外墙上有用金叶镶嵌的……[详细] |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的一组海洋岛,由19个火山岛组成,从南美大陆延入太平洋约1000公里,被人称作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现存着一些不寻常的动物物种。例如陆生鬣蜥、巨龟和多种类型的雀类。 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参观了这片岛屿后,从中得到感悟,为进化论的……[详细] |
昆卡的洛斯-里奥斯的圣安娜历史中心是一个山谷里的城镇,被安第斯山所环抱,始建于1557年,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殖民地城镇,位于卡皮斯特拉努方向的火车道交叉处。这里保存着40户人家,其中包括蒙塔内兹、里奥和西尔瓦斯这3户土坯建筑。 这里曾经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之间居住着建筑工人和农场工人,……[详细] |
基多位于厄瓜多尔的北部,离赤道仅24公里,为厄瓜多尔的首都,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处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仅次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 基多地势高峻,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深受世界旅游爱好者的欢迎。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许……[详细] |
瓜亚基尔濒临太平洋瓜亚基尔湾,因位于瓜亚斯河西岸而得名,被称为“太平洋的滨海明珠”,为厄瓜多尔的最大城市和主要海港,是瓜亚斯省首府,也是厄瓜多尔的工业和渔业中心。 瓜亚基尔虽靠近赤道,但因濒临海湾,海风吹拂,凉爽无比,旅游目的地众多,是一座享受美好生活的好去处。城市建筑多姿多彩,街道纵横……[详细] |
沧浪海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江口沧浪海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沧浪海旅游区位于中国水都———湖北省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水上旅游新门户,鄂西北最具特色的旅游集休闲、度假、会议、商业、娱乐、餐饮、生态居住、养生等功能于一体……[详细] |
平舆食用菌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的特产。平舆县食用菌种植一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逐渐显现出小个体大协作的规模效应。 1981年平舆县开始引进食用菌技术,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先后培育出平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菇、香菇等10余个品种,培养出1200余名食用菌生产技术骨干。2000年……[详细] |
扑鸡沟位于宝兴县城西北的永富乡境内,距县城34公里,扑鸡沟沟口至夹林局管护站10公里。扑鸡沟地处二郎山—夹金山脉东坡,背接甘孜康定,素有“华西雨屏”之称。沟内常年云雾缭绕,山高林密,珍稀动物如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珍稀动物常出没于此,自古罕有人迹。扑鸡沟方圆100多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河谷……[详细] |
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术”,被称为神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有镇灾避邪之说。太行桃木工艺品为精造唐庄优质桃木,运用现代技术切削形成的旅游工艺品,既是古老的艺术奇葩,又能作为驱邪扶正的精神支撑。商品有:桃木剑、如意(卧如意、立如意)、龙凤呈祥台屏、双幅麒麟、看盘、挂盘、……[详细] |
小关庙大殿为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小关庙大殿,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小关庙街。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祯元年(1628)、清乾隆四年(1739)、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现存为明代遗构。 大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石砌台基,基宽13.7米,……[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