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元朗区旅游

元朗区旅游

流浮山位于香港元朗区西部,靠近后海湾。其南面的白泥海滩,是观赏夕阳晚景的理想地方。在其北面海边的尖鼻咀,可眺望对岸的深圳和蛇口。该处咸淡水交汇,盛产蚝(牡蛎),养蚝业兴旺,是品尝鲜蚝和活鱼的好去处,其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并与鲤鱼门齐名。  流浮山以其出产的海鲜闻名,尤其是蚝。因为该处位……[详细]
介绍  是香港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1995年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未经许可,禁止进入。  在此保护区內,飞禽走兽可自由活动,其中大部分品种都是极为罕见的。曾记录的鸟类品种超过300种。还有大量不同品种的昆虫及蝴蝶。这里设有瞭望台。若要前往观赏,可事先向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提出申请(……[详细]
介绍  香港的地形千皱百褶,形成了很多层层迭迭、参参错错、高高低低的磅礡山势。身在城中,很多时都会让人以为香港只是一个没有地平线的都市。不过,在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其实还留有一片广阔无垠的田野和湿地。位于新界元朗东面的南生围,便是香港其中一片还可以让人感受天宽地阔的湿地景致的迷人地方。 交通……[详细]
介绍   屏山文物径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屏山乡,环绕坑头村、坑尾村、塘坊新村、洪屋村、桥头围、灰沙围及上璋围,长约1公里,途经多座典型中国传统建筑物。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邓氏家族早在12世纪时已定居于此。在古物咨询委员会建议下,经古物古迹办事处和建筑署数年筹备安排,屏山文物径于1993年12月……[详细]
介绍  香港湿地公园于2006年5月启动,位于新界天水围的北部,包括占地10,000平方米的室内“湿地互动世界”即访客中心,以及超过6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是亚洲首个拥有同类型设施的公园。  访客中心设有三个主要展览廊,分别展出有关生物多样化、文明发展和自然护理的展品,各展览廊面积由800至……[详细]
新界西北区新田乡为文姓聚居之地,建村已达数百年。最早的村民祖籍四川,系南宋时移徙至江西,其后代南下广东定居于新田。新田乡中古建筑物特多,祠堂中之麒峰文公祠及大夫第被当局列为古迹,重修后让市民自由参观。富家大宅及古老宗祠,正好为寻根考据者提供实物佐证。  交通:九广铁路上水站乘到元朗西地76……[详细]
聚星楼又名魁星塔、文昌阁,当地人称之为文塔,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围北面,原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邓氏家族聚区地的风水塔。据屏山邓氏族谱所载,聚星楼为屏山邓族第七世祖宁国府正堂邓彦通所建,有超过600年历史,为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亦是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聚星楼……[详细]
上璋围位于香港元朗屏山,为屏山文物径沿线唯一的围村。该围村在18世纪末由坑头村的邓氏族人所建立。原本有以青砖筑起的围墙,围内布局整齐,房屋分排而建,门楼及神厅则位于中轴线上。现今部分围墙已经拆卸,而门楼、神厅和围内的一些古屋则得以保留,仍然依稀可见传统围村的布局、结构和风貌。  走进上璋围……[详细]
愈乔二公祠座落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邓氏宗祠的南面,位于坑头村和坑尾村之间。它由邓族第十一世祖邓世贤(号愈圣)和邓世昭(号乔林)昆仲于16世纪初兴建,距今已有逾500年历史,为屏山文物径的重点文物之一,并于2001年12月1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愈乔二公祠除了是祠堂外,在1931年至19……[详细]
觐廷书室是一所位于香港屏山坑尾村的私塾,于1870年落成。它是屏山邓族廿二世祖香泉公为纪念先父觐廷公而兴建,设立书室以培养族中子弟考取科举,进身仕途,提升家族的社会地位。因此,觐廷书室兼具教育及祭祖的意义。  邓氏家族在兴建觐廷书室的时代十分富裕,在屏山一带建了很多书室。科举制度虽在190……[详细]
清暑轩坐落于香港元朗屏山,与觐廷书室相邻,是屏山文物径的文物之一。清暑轩由邓氏第22代族人邓香泉兴建,于1874年落成,为当时的访宾客及鸿儒的下榻居所。不少名人曾到访清暑轩,包括港督金文泰、富商何东、邓志昂等。  清暑轩原指楼房底层的一间小厢房,原建筑物其实并无真正的名字。清暑轩楼高两层,……[详细]
洪圣宫座落于香港元朗屏山坑尾村,邻近屏厦路。由屏山邓族所建,至今已有逾200年历史,该建筑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根据庙内匾额记载,庙宇可能是建于清乾隆丁亥(1767年),但有指是建于明代中叶。现存的结构于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而成,至1963年时再次大事修葺。  传说洪圣本名洪熙,是……[详细]
屏山邓族文物馆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坑头村,介绍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邓氏家族历史及屏山文物径沿途古迹,于2007年4月15日正式开放。  屏山邓族文物馆由1899年4月22日落成的旧屏山警署改建而成,是新界现存的战前警署之一。香港政府与邓族于1997年达成协议,把此建筑物改建为屏山邓族文物馆,……[详细]
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面的米埔,濒临后海湾,是大量野生生物的天堂,在世界上地位昭著。鉴于其重要性,香港政府于1976年把米埔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根据《拉姆萨尔公约》,香港政府于1995年9月正式把米埔和内后海湾约1500公顷的湿地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其中的米埔自然保护区,是这片湿地的重要区……[详细]
位于香港元朗下白泥55号的碉堡约建于1910年,是香港唯一尚存、与辛亥革命历史有关的历史建筑。由于其历史意义重大,与辛亥革命及中国同盟会在港活动有密切关系,2000年碉堡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2011年2月23日为配合辛亥革命100周年,碉堡获古物咨询委员会通过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元朗下……[详细]
邓氏宗祠座落于香港屏山,是邓族的祖祠,由屏山的三围六村所环抱。据邓氏族谱所载,宗祠由五世祖冯逊公兴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邓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为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于2001年12月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列表。  邓氏宗祠为三进两院式建筑,正门前两旁是鼓台,各鼓台有两柱支撑……[详细]
锦田树屋,位于香港元朗锦田水尾村游乐场侧,其独特之处在于由一株结构复杂的巨大老榕树包围着一间石屋,保有香港多个纪录,并且见证了清初下达迁界令(又名迁海令)的一段历史。  该株老榕树属细叶榕,《古树名木册》编号LCSD YL/6,树干直径为6000毫米(树干离地1.3米之直径),是香港之最;……[详细]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前称嘉道理农场,是香港一个农场及植物园,位于新界大埔区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一带,占地148公顷,范围横跨了大埔区和元朗区。  对农务感兴趣,喜欢田园生活的话,建议您和家人一起到这里来,好……[详细]
屏山杨侯古庙,座落于香港元朗屏山坑头村西北角,为屏山文物径的古迹之一,亦是元朗区六间供奉侯王庙之一。杨侯古庙的修建日期已无从稽考,但村中父老相传此庙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庙内匾额显示,1963年及1991年时庙宇曾大事重修。  有关侯王来历的说法颇多,村民认为侯王即宋末忠臣杨亮节,他因保护宋帝……[详细]
聚星楼,又名魁星塔、文昌阁,当地人称之为文塔,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围北面,原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邓氏家族聚区地的风水塔。聚星楼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后面的轻铁车站距离古塔只有几十米。聚星楼矗立的位置原是河口,面对后海湾,兴建聚星楼是用以“挡北煞,镇水灾”,而……[详细]
灵渡寺为香港最早的寺庙,港地佛教的发源地。位于香港元朗厦村西侧。创建于东晋末年,相传梁代禅师怀渡留居此地而得名。灵渡寺是香港有史据可查的三大古刹之一,位于新界元朗厦村之灵渡山山谷。此山又名大头别出,状似老虎之头,山势奇雄。而灵渡地所处的位置,流泉林木,山野花香,清幽雅致,身在其中,自有人间……[详细]
天水围公园(英语:Tin Shui Wai Park)位于香港新界天水围新市镇中央,占地14.8公顷,是元朗区内的一个大型公园,公园的四周均被建筑物所包围,包括有嘉湖山庄、嘉湖银座、天瑞邨及天耀邨等,天水围体育馆、天水围运动场和天水围游泳池座落天水围公园旁。  天水围公园前称天水围市镇公园……[详细]
元朗公园(Yuen Long Park)是香港一个大型公园,位于新界元朗区元朗市中心西南的水牛岭一个天然林地,邻近元朗大球场和元朗游泳池。占地7.5公顷,建筑工程历时两载,1991年春季开放启用。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曾获香港园景师学会颁发优异奖。  元朗公园原称元朗市镇公园(英文:……[详细]
沙市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属湖北省沙市辖境。溯江而上808公里经宜昌抵重庆,顺流而下478公里达武汉港,西北紧邻历史文化名城江陵(荆州)。  沙市港交通便利。北有荆沙地方铁路经襄樊与焦枝铁路相连。公路有汉(口)沙(市)、襄(阳)沙(市)、沙(市)洪(湖)、沙(市)常(德)……[详细]
吐鲁番葡萄沟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火洲闻名遐尔的“清凉世界”-----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峡谷中。该沟是一条不太深的切蚀沟,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约0.5千米,最宽处方可达2千米,一条小溪流贯其间,沟侧沿隙中时有汩汩泉水渗出。沟中绿荫蔽日,满沟全是层层叠叠的葡萄……[详细]
严州干菜鸭是中国浙江建德传统名菜,因以水鸭和干菜合烧而得名。传说,明朝时当地一家菜店突然来了一名知府要用膳,菜店老板没有准备,为应付知府,急中生智,将未下蛋的麻鸭收拾干净,将雪里蕻干菜、肥猪肉、熟火腿……[详细]
灵台明昌铁钟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台明昌铁钟位于灵台县城内寺嘴子。金明昌七年(1196)铸,原在寺嘴一寺院中,据《灵台县志》载,该寺建于唐中和年间,宋、金时扩建,明崇祯时寺院被焚。钟现存县博物馆。钟为铁质,人头钮、敞口,有19个击钟牙,通高3.3、口径1.78米。挂环圆顶以下0.7米……[详细]
大方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方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线椒、皱椒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方县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记载。据传,明朝贵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故称其为“皱椒……[详细]
锦江古镇  锦江原为安仁老县城,建县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锦江自设县开始至1961年为县城所在地。古县城锦江名胜古迹、古文化遗产甚多。孔庙槐荫,柳祠桧色,玉真墨迹,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书声,锦江渔坊,黎浦商帆等安仁八景诉说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了不少墨客与骚人来此漫游赋诗,……[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