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登尼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曲登尼玛寺位于岗巴县西南部约四十余公里处的喜马拉雅山腰,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 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八世纪中叶,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返回印度时路经曲登尼玛,在岗巴县的确姆约姆钦和康钦甲布雪山脚下的山洞里修行,当地有个牧羊人拜……[详细] |
乃甲切木石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乃甲切木石窟寺 乃甲切木石窟寺位于岗巴县昌龙乡纳加村。昌龙乡与锡金国相邻,海拔5000米,南北两侧为大山,中为一片广阔的草场,苦曲藏布河从草场偏北部流过。石窟寺即座落在河北岸一座砾岩小山的断壁上,共有5座洞窟,洞口皆南向,距地面高约十余米,按从西至东的顺……[详细] |
量过洞 出曲登尼玛寺向雪山行走的路途,有几块石头天然对立起来的石洞,洞很低矮窄小,能容纳一个人的身体,长约两米。当地群众称此为量过洞。 据传说,很久以前。岗巴有一位贵族妇人,经常-奴隶,极其残忍,罪孽深重。有一次,她来到此洞前,看见朝佛的人们—个个从洞里鱼贯而过、她也想从石洞里钻过去,……[详细] |
岗巴尼姑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岗巴尼姑庙 岗巴尼姑庙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始建于八世纪,信奉宁玛派。曲典尼玛尼姑庵现有5个殿堂,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 寺内保存有建寺时的两尊马头明王铜像,还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石头宝座(圆形,直径约25厘米)和他8岁时的脚印。每年-元月15日该寺举行隆重盛大……[详细] |
哈金桑惹峰 哈金桑惹峰亦称“哈金尚惹”。意为“戴铜帽的大神雪山”。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海拔6154米,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马、绵羊、山羊等牲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
措姆加措 措姆加措,亦称“拉布桑措”,意为“拜见湖”、“照看湖”。传说到湖边朝拜能看见自己的未来,故名。在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南,被人们奉为“神湖”。湖滨有天然牧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
曲典尼玛观相湖位于距曲典尼玛寺不远处的冰川之下。相传,长时间站在湖边,可从湖中看到自己死后的脱生之地。信教群众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投入湖中以祈祷来世幸福。离“观相湖”半公里处,有一股从山腰流出的泉水。相传此泉是莲花生赐给人类治疗百病的“甘露”,能治多种急性病和传染病。……[详细] |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详细] |
呼兰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呼兰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呼兰大葱生产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1958年后,一直种鸡腿葱,垧产2-3万公斤,1974年后,引进海洋葱,经本地改造、选种,成为高产品种。特点是白高叶嫩,粗茎味纯,垧产高达7-10万公斤,因独特的黑粘土赋予了它“辣味浓,葱杆粗、……[详细] |
承德盛产荞麦;用荞麦面制的碗坨,是承德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历史。乾隆年间,皇帝巡幸热河时,煎碗坨深受随行的后妃们的喜爱。煎碗坨的原料为荞面、绿豆粉、五香面、花椒面等。它的特点是营养丰富、酸辣鲜香、滑润筋道,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食品,吃起来别具风味,食欲顿增。-……[详细] |
盐水沟是一条穿越确尔塔格山的干涸河床,因山沟的水流含盐量高而得名。盐水沟也是古丝绸之路的故道,是龟兹古国通向姑墨国的咽喉地带.沿途可见建于汉唐的关类遗址数座,是昔日客商、军旅、佛教徒们穿梭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早在4亿年前,这里还是印度洋的一部分,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崛起,阻断了塔里木与印……[详细] |
是汕头老市区一座历史久远的地标性建筑,坐落在市区民族路。它曾是汕头市第一高楼,胡文虎在汕头建胡文虎大楼投资创办永安堂制药厂,虎标万金油是家喻户晓的良药,近百年来,享誉数十个国家,其产品包装盒背面的图案,正是汕头这座胡文虎大楼。 景点位置 广东省汕头市民族路环岛处……[详细] |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