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木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著名而神秘的骷髅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的比如县茶曲乡的达木寺内。达木寺是建在一个不高的山岗上,骷髅墙砌在寺院的一个门也上了锁的房屋里,它既是一道神秘的、镶嵌着三百多具人头骨墙壁,更是一个-台。地上不但散落着头骨壳,还摆放-所用的工具;墙上的骷髅有些还的画上眼睛与鼻子。……[详细] |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详细] |
沙虫又名方格星虫,形状似根肠子,粗度一般为5─8毫米,长度一般5~10厘米。含丰富蛋白质,味道尤其鲜美,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有降血压、治湿、防癌作用。 干制后炸、炒、炖、烩、煮汤均可。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十分畅销。……[详细] |
双城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河村邹家墩·清代·省文物保护单位]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当地人,后为太师)据此,建此塔。塔高35米,13层,形态美观,气势凝重。塔内有阶盘旋至顶,眺望四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在红安县七里坪柳林河畔的双城旧址之上,故又……[详细] |
分水关距诏安县城约二十华里路程,历来是漳潮两个州府的交界处,地势群峰列障,其间的分水山有一天然的壑口,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明正德十五年(1520)漳潮巡检司迁署至此,由此诞生了名扬闽粤赣三省的分水关。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地,是福建的东大门,志书称其“地极七闽,境连百粤”。据《诏安……[详细] |
“双簧戏”在北方各地较为普遍,在南方就比较少了。“双簧戏”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起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时,常常把外面的著名戏剧、杂曲演员找到宫里为她演唱。在名角中,有个唱单弦的艺人名叫黄辅臣,他……[详细] |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特产。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