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游 波罗古泽位于江达县波罗乡境内,金沙江支流扎曲河两岸,距县城约50公里。介 绍 这里青山绿水,森林面积大,林木品种多,尤其是用于刻经板的桦木是这里特有的树种。 波罗一带能独立刻经板的熟练艺人有一百多人,现藏于四川德格印经院的经板主要是这里刻工的杰作。该地刻经历史之长,刻工人员之……[详细] |
导 游 波罗吉荣大峡谷位于江达县同普乡与波罗乡交界处,离县城约25公里。 介 绍 从县城流来的多曲河向东奔腾流入金沙江。两岸雄峰夹峙,悬崖千丈,峡谷长约5公里。行驶在此谷中,仰望天空,云天一线,奇峰耸峙,形态各异,令人赞叹不绝。 在峡谷的多曲河中有传说为格萨尔下棋用的四方形巨石骰子、……[详细] |
导 游 生钦朗扎神山位于江达县岗托乡境内,距县城100公里,是康区二十五座佛教神山之一。神山规模较大,骑马转一圈需一天的时间。 介 绍 山上景点众多,其中较有特色的有:猴子摘帽、莲花生大师石像、莲花生降妖洞、莲花生修行洞、噶玛巴修行洞、生钦朗扎山寺等。诸多修行洞中以莲花生修行洞最……[详细] |
郎绕神山 沿金沙江岗托大桥南行15公里郎绕神山,是康区25座佛教神山之一,该山建有宁玛派寺庙郎绕寺,距今378年的历史,该神山规模较大,骑马转一圈需要一天的时间,此山有几十个参观点,旅游区道路崎岖,让游人真正体验茶马古道的艰辛,旅游景点均是昌都地区有名的地理风貌,并均处于金沙江沿岸地区,……[详细] |
“普水”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普水”石刻 普水”石刻位于江达县同普乡,国道317线附近山壁上,距离江达县城14公里。据《同普县志》中记载“县治所前有小河一道,原为无名之水,自设治定名普水,蜿蜓东下,流入金沙江”,据此“普水”石刻可能是清末民初同普首任知事张以诚所为。 (暂无图片,……[详细] |
果普白宗神山 康区著名的神山果普白宗位于江达县岗达村境内,距离县城5公里。此山乃西藏山南地区扎日神山的子山。相传江达县字嘎寺第四世-多吉扎波,在一日修行时,感知莲花生大师托付他为神山开光,多吉扎波-用法力为神山开光。从此该山成为当地有名的神山,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上神山需翻一座相……[详细] |
金沙江十八军渡口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沙江十八军渡口 江达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革命地,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十八军渡口位于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沿岸 317 国道旁,是川藏线进入西藏所能看到……[详细] |
江达县的果布白宗山传说曾为莲花大师修行过的神山。绕此山徒步转一圈约三小时左右,沿途有老虎洞、嘎钨洞、猿人厕所、右旋海螺、莲花生修行洞、护身佛龛等自然景观。 白宗山风景秀丽,植被保存良好,东北面是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林。山腰建有一座小庙,西南面则是悬崖峭壁,层叠的岩石犹如雕塑的经书,故称之为……[详细] |
吉祥瓦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达县的瓦拉寺。 瓦拉寺创建於1253年。瓦拉寺是由川西甘孜州沿G317入藏的第一座大寺庙,也是“西藏东大门”江达县境内最大的寺庙。在离G317国道附近的山谷旁有一个人口极少的瓦拉村,一河之隔就是瓦拉寺。瓦拉寺并非只有一座寺庙,它实际上分为3部份。一是与瓦拉……[详细] |
贺甲战斗纪念馆原址为贺甲祠堂,始建于民国初年,是抗战时期由陈毅、粟裕等领导下的新四军一次威震江南的战斗遗址。贺甲战斗是苏南抗战时期新四军反扫荡最激歼敌最多、影响最大、意义最大的一场战斗。……[详细] |
吉祥福慧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吉祥福慧寺 吉祥福慧寺AA级景区。位于伊旗札萨克镇门克庆嘎查,建于1736年,是第九世乌兰葛根在家乡鄂尔多斯建的家庙,三世班禅大师进京谒见乾隆皇帝,途经鄂尔多斯时,赐名“吉祥福慧寺”,1966年在0中拆除,1990年到1998年,本寺由十……[详细] |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汤做法: 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 2、带骨鸡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 3、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将骨头剔掉,肥肉……[详细] |
银鱼又名面条鱼,无色透明,是名贵淡水鱼类珍品。石首长江故道水底肥沃,水质清澈,是银鱼繁殖生长的天然场所。每年鱼汛季节,日网产可达数百公斤,年产量在400万公斤。鲜银鱼晒干后,制成银鱼干,品位纯正,味道鲜美,个体一致,故名"石首银鱼"。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制成炒银鱼或羹汤,风味独……[详细] |
平山黑木耳是河北石家庄平山县的特产。 木耳,别名黑木耳、木菌、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另有形状相似的白木耳。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 上。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详细] |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