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临夏县人物

临夏县人物

马步銮(1905—1969) 字殿臣,甘肃临夏人,回族。马步芳堂弟,太爷马海潮与马海宴是弟兄。打西路军时的团级军官,老派军人在后期的代表。1946年任陆军上校,1948年9月任陆军少将。1931年新9师骑兵旅一团长,1934年第100师骑兵旅一团长,1937年82军骑一旅旅长,1944年8……[详细]
马步芳(1903—1975),字子香,经名胡赛尼。 回族,甘肃临夏人,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重要人物。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早年随父马麒投西北军,历任陆军新编第二军军长兼第100师师长,青海省保安处处长,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详细]
了一容 (1976~)  原名张根粹。东乡族。原籍甘肃临夏。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高级作家班,现为宁夏文联《朔方》部。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历途命感》、《挂在轮椅上的铜汤瓶》、《向日葵》、《沙沟行》、《猴儿》、《断臂》、《妈妈》、《大姐》、《日头下的女孩》、《废弃的……[详细]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乳名三元,回族,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马福祥长子。自幼受家庭重教习武影响,读书习武。18岁人甘肃陆军学堂学习,期间参与反清活动,秘密加入同盟会,被清军逮捕入狱。经马福祥奔走,保释出狱。后马福祥令他人军,任“昭武军”教官,骑兵中营帮带,率部阻击白朗。袁世……[详细]
王福海,清咸丰、光绪年间人,世居北塬三角乡杂户庄,因脚大手大,人称“王大脚”自幼爱耍拳脚,少年时得一山东武师指教,拳艺大进。后赴山东、河南学艺,得天启棍真传,精熟天启棍十二门(十二折),36折(36招)。折子(棍法)、条子(套路)、排子(两人对打)等无一不精,棍法娴熟,以“棍法势连,密布透……[详细]
张和(生卒年不详),字理堂。河州(今临夏)北塬人,后迁居河州城内,清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进士,至今人称其所住街巷为“张进士巷”。授官直隶(今河北)涿州知州,在任赋役有法,不劳民。不数年,盗贼敛迹,民丰裕。为官清廉,有政声。从政之余,多有著,著有《殉难记略》、《鸿雪集》、《绍香堂诗集》……[详细]
鲁效祖,字绳伯,临夏县北塬大鲁家村人,甘肃文高等学堂毕业,于金树仁在甘肃政法学堂同学。民国四年(1915)杨增新从河州知州升任新疆都督,鲁效祖随杨增新去新疆,任希尔津河县县长,阿尔泰道尹等职。民国十七年(1928)杨增新被刺,金树仁任新疆省主席兼总督,鲁效祖任省政府秘书长,后任高等法院院长……[详细]
庙沟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沟遗址地处郑州西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南向北稍微倾斜。卖煤沟是发源于小马沟村西南的一条须水支流,向东向北经燕沟、桐树王、三王庄、三里庄,流经须水村东侧、北侧,成为寨沟。柳沟是一条比卖煤沟为小的须水支流,发源于桐树王村南高地,向北……[详细]
羊肉大面是我县地地道道的面食风味小吃。  我县属丘陵地带,山青水秀,当地的农民都擅长养山羊,特别是太浮、文家一带的山羊,膘肥体壮。民国30年初,本地一名叫周梅村的人在县城老河街以北(当时称之谓下河街)办起了家“梅村羊肉大面馆”。当时的食客们吃后都说:“同仁的酸辣粉(贵州省境内),临澧的羊肉……[详细]
定边小滩子沙漠  位于堆子梁镇东部,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经过人们的努力,使黄沙滚滚的大漠变成了美丽的绿洲,形成4800亩的毛乌素沙漠中的一块绿宝石。……[详细]
相传,赤水街在清末以前,建了烧,烧了建,再建再烧,劫不绝,烧不灭。商民们的苦难一言难尽。清朝末外地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赤水街南面的双髻山形如火,赤水街必常遭火灾。丙午山高陡,凶多而财源小,必须做好风水……[详细]
泰和乌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泰和乌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泰和乌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泰和乌鸡是正宗乌骨鸡,已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它以保健、美容、防癌三大药用价值而名闻古今中外.   乌鸡又称乌骨鸡(Gal……[详细]
山西老陈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老陈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老陈醋产于清徐县,至今有几千年的醋历史文化。老陈醋色泽为红棕色,味道以“绵、酸、甜、香”为主,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  产于山西清徐。“东湖”牌老陈醋,始创于明未清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系山西老陈醋之正宗。“东湖”牌老陈……[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