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海(1905~1975)陕西定边王坬子(今属陕西吴旗)人。幼时读过几年轮学,稍长跟人学过阴阳,成年后染上-、吸毒恶习,到处游逛,不务正业,村人皆称其为“二流子”。1935年家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帮助教育下,他戒烟戒赌,逐步走上正道,1936年被乡亲们选为王坬子乡苏维埃政……[详细] |
刘保堂(1896~1977),共产党员。原籍陕西神木县,幼时读过4年私塾,16岁在一家杂货铺当相公,22岁自家开起小店铺。1921年被匪徒抢劫一空,只好跑小买卖。1926年当轮学教员3年,后因与富家子弟争执而辞职,随哥哥刘玉堂迁至今吴旗县云盘沟落户。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详细] |
张廷芝(1908~1953)乳名生旺,字幼兰。陕西保安金佛坪(今属陕西吴旗)人。家庭拥有土地1500多亩,是陕北有名的大土豪。张廷芝从小顽劣,只读过三年私塾,便混迹社会。1929年春投靠甘肃陇东民团总司令谭世麟,在谭部任骑兵连连长;后又投靠在宁夏平罗扩军的国民党宁夏骑兵第四师苏雨生部,任四……[详细] |
神一元(?~1631),神一魁(?~1631)弟兄俩,吴旗宁塞堡(今长城乡黄涧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壮年时,曾在陕西延绥镇(军事单位)服兵役,时称“边兵”。后于明代崇祯三年(1630年)领导3000多边兵起义,“其锋不可挡,官兵望风奔溃”,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后因中了敌人奸计等原因起义失败……[详细] |
贺满朝(1897~1936),小名年成,出生于吴旗县刘家砭的一个雇农家庭。年少时,为地主当长工8年,17岁在私塾上过3年冬夜校。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就能读书看报。后来在共产党的影响下,于1929年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党的坚强战士。 1929年,他参加了地下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详细] |
陈瑞(1901~1947),吴旗周湾镇崔涧村人。少时因家贫未能就读,17岁婚苏氏,18岁在安边“德盛昌”杂货店当“相公”3年。其间一边劳动一边读书。21岁回家务农。陈瑞为人耿直少言,不徇私情。 1934年前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郑元的影响下,陈瑞投身革命,积极为党作地下工作。1935年加入……[详细] |
蔡丰(1880~1948),字登武,吴旗县宁塞堡人。年幼家境贫寒,未读过书,18岁继父任,历任宁塞堡、马连城“排头”(地方武装的小头目)5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民国3年(1914)任绅士7年。民国10年(1921)任宁塞区区长。民国23年(1934)任地方团总。 蔡丰在国民党地方……[详细] |
高应(1910~1953),乳名七保,又名高芝灵。出生于地主家庭,吴旗镇人,幼年读过半年书。 1925~1934年在家务农、做生意。1934年红色政权在吴旗建立后,高应为-反人民,亲自组织地方民团,自任队长,进行-与土匪活动。 1934年2月,高应在吴旗枣树湾打死革命干部刘丕万和13岁……[详细] |
李维翰(1880~1958),祖籍白水县。光绪六年(1880)6月15日出生于吴旗宁塞堡安家崾崄,取名李鹏飞。15岁时拜合阳县人雷先生为师,遂跟其读书学医。光绪三十年(1904)得中案首,主考学台给改名李维翰。1910年又补廪,提黉门饱学廪膳秀才。1912年弃学务农,以后又教过几年书。19……[详细] |
蔺士魁(1904~1975),中共党员,出生于吴旗县蔺园子村,祖籍务农。幼时读过3年私塾,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吴旗县任区助理员、区长、区委书记、副县长、县长等职,1975年11月1日病逝,享年74岁。 参加革命以后,他积极为党工作,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从不悲观,并经常鼓励同志,……[详细] |
陈丕秀(1905~1979),小名四双,祖籍靖边县海子滩。陈8岁起就给地主放羊。1924年逃难落户到今吴旗县李渠子村。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四区二乡主席、土地委员等职。1936年秋奉命筹办商业合作社,并担任主任职务。全国解放后,曾在西北合作干校学习。1961……[详细] |
张万祥(1941~1969),小名院子。祖籍横山县红崖沟。1924年逃荒到华池大崾崄沟落户,后迁居吴旗县杨城子村。1956~1960年张万祥在杨城子小学读书,1966年3月应征入伍,在青海省3595部队当战士。1969年7月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时年22岁。 张入伍后,除认真参加军事训练外,……[详细] |
白志岗(1965~1986),吴旗县中杨青村人,高中文化程度。1983年元月应征入伍,在成都军区第九侦察大队历任警卫员、班长职务。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元月11日在云南前线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牺牲。 入伍后,他安心服役,好学上进,苦练杀敌本领,曾两次受连队嘉奖。1985年……[详细] |
王四海(1917——2005),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功臣。陕西吴起人。1934年4月参加陕西保安(今志丹)游击队,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某部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1936年2月起任县军事部副部长、代部长。先后参加了安定(今子长)、保安、三皇茆、……[详细] |
美国网站盘点世界十大雪城,单美国就占了九个,余下的一个给了日本,仿佛更北的加拿大、俄罗斯、北欧没雪似的。不过来这里滑滑雪,或者坐在沙发上,喝一杯暖暖的咖啡,望着窗外的茫茫雪原也是件很不错的事。下面本站……[详细] |
拼盘米线,里面包含的很多东西,一碗下肚保证会吃的你肚子胀胀的,不像牛肉米线根本由不得你选择,老板会放很多的配料在桌子上供你挑选,像文山特有的脊肉经啊,腰花之类的夹杂在里面,味道都挺不错的,但是去晚了以后估计就没什么好吃的了。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吃一碗米线挺不错的。……[详细] |
南京香肚是南京的特色传统名莱,属金陵菜,创于清同治年间。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老南京俗称之为“小肚”。它肉质紧结,红白相间,吃起来香嫩可口,略带甜味,既是筵席中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详细] |
夫子河鱼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麻城夫子河鱼面俗称“捶鱼(垂鱼)”,是夫子河镇传统特色食品,有逾千年历史。主要以鲜鱼、精苕粉、食盐为原料,采用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有健脑、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保健功效,清香味美,口感滑嫩,是低胆固醇、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是夫子河当地乃至周边县市逢年过节、居家……[详细] |
偃师有一种奇菜叫“银条”,为一年生菊科植物,因为它的根部晶莹透亮,洁白如玉,所以得名“银条”。非偃师一地不长,因此便以“偃师银条”冠名。银条在夏代已有种植,原说是“尹条”,由在商都偃师任宰相的伊尹的名……[详细] |
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 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在南郑县碑坝山区,经普查共发现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冬至1935年春,制作的石刻标语共61条,墨书4条,主要分布在碑坝镇的前进(原名朱家坝),荣华村和福成乡(程家坝)的底坪村。 由朱家坝街西荣……[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