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大足旅游

大足旅游

大足石刻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大足石刻始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忧秀代表。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详细]
龙水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水湖风景区位于重庆市西部,距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核心景区—宝顶山约40公里,龙水湖风景区位于大足南部,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与铜梁、永川、双桥三区县市相邻;地跨玉龙镇、龙水镇、双桥区。交通便捷,距全国著名的“五金之乡”龙水镇5公里,北距大足县城22公里,……[详细]
简介 位于重庆大足县、铜梁县、永川市、双桥区交界处,平均海拔778米。巴岳山由耸立山巅三十五峰组成,群峰峻秀,层峦叠嶂,幽深静远,喀斯特地貌造景极其丰富,洞壑幽美,泉水清澈,林木青翠,云封雾锁,鸣泉飞泻,怪石嶙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奇景画卷,置身其境油然而生清幽之感。是一处正待开发的,具有广……[详细]
宝顶山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  宝顶山石刻造像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止于淳祐九年(1249年),前后历时70多年,是南宋的著名僧人赵智凤所主持营建的“密宗”佛教的道场,共有石刻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详细]
简介  石篆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石篆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0.21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0.18公顷……[详细]
简介 在县西22公里处的季家乡。山上有妙高寺,寺内存祖关通禅师石塔一座和已毁冯揖《忠诚堂诗碑》一通。寺外石岩下,有石窟造像2处,一日佛洞,一曰猫猫岩,共有造像12窟。佛洞第二号“三教”窟,释迦佛坐莲台,下雕蟠龙,两旁有迦叶、阿难二夹待,为佛像。左壁坐像,博衣阔袖,足着靴,高合髭须,执奋,二……[详细]
北山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北两千米处,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历经五代、两宋,相继在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处造像近万躯。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共编290号龛窟。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铭记……[详细]
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详细]
孔雀明王窟  重庆大足北山佛湾中的孔雀明王窟中,壁上千佛与孔雀明王相互辉映,气氛热烈。孔雀背屏上镌刻伏氏匠师造像记,伏氏家族世代凿造佛像,遗存甚多。……[详细]
重庆圣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圣寿寺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圣寿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饰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详细]
中国西部影视基地坐落于重庆大足,占地面积达6平方公里,西部地区最大最集中的影视基地。  该基地在大足龙水湖景区,除中国古装影视剧和现代剧常用的场景外,还有一条万国风情街,伦敦街景、旧金山唐人街等世界著名景点均将“浓缩”在这里。形成以“石刻王国、影视基地、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为特色的精品旅游……[详细]
大足宝顶卧佛全长31米,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这也是众生皈依佛法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因此,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详细]
宝顶山石窟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详细]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详细]
南山,古名“铧刃山”,又名“广华山”,距大足县城南2公里。南山自古就被列为大足十景之一。山顶至今尚存古玉皇观遗址,山中古木参天,蓊郁荫翳,修篁夹道,曲径通幽,向来就有“南山翠屏”之美称,是历代文人墨客纳凉品茗,吟诗作赋的最佳去处。清大足县令张澍赞曰:“夹路松声涌翠涛,丛皇秀色上霜袍,偷闲来……[详细]
石篆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是中国石窟中典型的佛、道、儒“三教”结合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0……[详细]
石门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长约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题材主要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此外还包括有造像记、碑碣、题刻等。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详细]
大足荷花山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足荷花山庄位于距大足城区5公里,近邻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风景区,占地面积1520亩,其中水域面积1000多亩,是一个以莲荷文化为特色,集游览、休闲和饮食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在山庄的北面是一条数百米长的仿古民俗文化街,化龙河与其余三面相连……[详细]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依托大足石刻、山水资源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根基,以宋风宋韵为文化脉络,将石窟文化艺术的历史成就深度挖掘,打造集旅游休闲、商务会务、酒店餐饮、影视体验、祈福文化、民俗活动为一体的古韵历史文化风情城。随着成渝经济……[详细]
大足五金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大足五金博物馆位于大足龙水五金科技园旁渝西国际会展中心底楼。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图文、模型、多媒体等方式,集中展示了人类五金、中国五金和大足五金发展的历史文脉,同时也展示了五金与日常生活、五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0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200余帧……[详细]
重庆市双桥公园位于双桥区双龙西路23号,用地面积共108亩,公园全天免费开放。为满足市民游览、休息、娱乐、文化活动的需要,分别建成为观景游览休息区、水景区、游乐活动区、文化活动区、管理服务区等区域。2004年,双桥公园被评为重庆市二级达标公园。为搞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开辟了科普展览区……[详细]
吐鲁番葡萄沟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火洲闻名遐尔的“清凉世界”-----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峡谷中。该沟是一条不太深的切蚀沟,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约0.5千米,最宽处方可达2千米,一条小溪流贯其间,沟侧沿隙中时有汩汩泉水渗出。沟中绿荫蔽日,满沟全是层层叠叠的葡萄……[详细]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详细]
王掞shàn(1644~1728)清朝官员。字藻儒,一作藻如,号颛庵、西田主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首辅王锡爵曾孙。  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六十年,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应谪戍,以年老由子代行,寻致仕。有《西田集》。  康熙九年(1670)进士,改庶吉士,授……[详细]
经上禅堂、金沙泉,即达神光岭。岭的顶峰有金乔觉的夏塔和肉身宝殿。相传在为金乔觉建造墓塔时,岭上夜间“发光如火”,故名“神光岭”。由九华街蹬石级上神光岭,沿途有净土庵、净洁精舍、广济茅蓬、无量寺、长生庵、龙庵、新龙庵等尼庵建筑群,与街区大寺相映衬,格调清新。  净土庵位于九华街西白马亭上方,……[详细]
龙陵辣腌菜  辣腌菜是龙陵居家必备常年食用的一种菜食,因风味特殊,颇有声誉。农历冬、腊月间,将肥壮青菜株割来,于烈日下暴晒至完全凋萎,放石板上充分搓揉,于清水中漂洗干净,挂铁丝晾至水份大部失去而叶未焦脆,切为寸长小段,叶柄需剖为小条,加苤菜根,放上食盐、辣椒粉、八角、茴香籽粉末,红糖少许,……[详细]
龙图四九酒,产于四川崇州,具有香、冽、醇、甜的特殊风格,有清爽舒适感,回味悠长,饮后尤香等特点。   简介 龙图四九酒是四川崇州土酒特色产品。  特点 工艺采用续糟配料,老窖固态发酵,混蒸混烧,陈贮老熟,精心勾兑,反复检验,合格装瓶等操作方法精酿而成,其酒清澈透明,浓香甘冽,入口芳香,有清……[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