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石棉县旅游

石棉县旅游

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简介 石棉县境内。安顺场原名紫打地,地势险要。清代同治二年5月,太平天国箕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安顺场由此载人中国革命史册,198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渡口遗址建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塑红军战土……[详细]
田湾河位于石棉县境内。距县城46公里,景区面积380平方公里。田湾河发源于贡嘎山南坡,景区沿河延伸,10多余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势逶迤,重峦叠嶂,山峰尖峭,白雪皑皑,“日照金山”分外壮观,是贡嘎山著名的一大奇观。莲花山宛如七瓣莲花,可观日出、云海,5条巨大冰川可开发。冰……[详细]
安顺场古镇位于石棉县城西北11km松林河与大渡河交汇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古名“紫打地”,是个彝、藏、汉的民族乡,具有热情奔放的彝族风情和豪迈壮勇的藏族情怀。在中国近代史上安顺场曾发生了两起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1863年5月太平……[详细]
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彝族乡,纪念地由以红军头像为标志的纪念碑、存放革命文物的纪念馆、大渡河红军渡口、红军炮台、红军机枪阵地、红军战斗遗址、红军强渡成功登岸的安靖坝桃子湾、红军书写的标语、……[详细]
1942年乐(山)西(昌)公路大渡河铁索桥落成时,为纪念石达开1863年6月大渡河兵败于桥头悬崖之巅建立此亭。亭为六角形,中竖当时西康省教育厅长韩孟钧撰写的《翼王亭记》石碎,亭外原有-军政要员及地方人士于右任、白崇禧、、刘文辉、林云陔等石刻碑文20余通,今多损坏。1981年重建翼王亭,周围……[详细]
安顺场渡口在石棉县境内。安顺场原名紫打地,地势险要。清代同治二年5月,太平天国箕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安顺场由此载人中国革命史册,198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渡口遗址建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塑红军战土头像,锈刻-同志题……[详细]
晨曦中的安顺场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古朴的民居、光滑的石板路、红军指挥部所在的碉楼、“文革”留下的毛主席语录无不向你倾诉着这座百年古镇的古老风韵。安顺场原来叫紫打地,1902年,镇后松林河北岸老鸹山山体大面积滑坡,堵塞了松林河,三天三夜之后,决堤的河水倾泻而下,淹没了紫打地,全镇所有房屋被毁,……[详细]
田湾河发源于贡嘎山南坡,景区沿河延伸,10多余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势逶迤,重峦叠嶂,山峰尖峭,白雪皑皑,“日照金山”分外壮观,是贡嘎山著名的一大奇观。莲花山宛如七瓣莲花,可观日出、云海,5条巨大冰川可开发。  冰川脚下的人中海尾和巴王海犹如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湖光山色……[详细]
吴挺墓及吴挺碑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挺墓及吴挺碑位于成县城关镇石碑村南100米。全名为“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也称吴王碑。由整块青石雕刻成首、身、座三部分,碑通高4.41米,宽2米,厚0.46米。双螭碑座,长3.1米,宽2.2米,高1.85米。阴、阳两面均有碑文。碑阳额刻二龙图,篆“皇……[详细]
明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招文化起源于东晋,鼎盛于南宋,传承于当代,是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武义明招寺又名惠安寺、智觉寺,俗称明招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县史记载,东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曾孙阮孚,赴任广州刺史时,弃官于明招山隐居,晚年又舍宅建惠安寺。该寺至清乾隆年间奉……[详细]
六枝特区牛场乡栽培的梨,因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梨肉脆而多汁,甜美爽口,风味芳香优美,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详细]
关于棕腹柳莺,它有1种亚种分化。那么它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棕腹柳莺棕腹柳莺又被称为柳串儿,是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尼泊尔、缅甸、越南、老挝……[详细]
鄂伦春黑木耳  鄂伦春黑木耳生长环境优良,培养过程无污染,木耳颜色纯、品质好.黑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本菌、树鸡、木蛾、木茸,因形似耳,加之其颜色黑褐色而得名,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其性平味甘,人胃、大肠经。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  “鄂伦春黑木耳”外观突出表……[详细]
黔城南正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黔城南正街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此为省内第一个受到保护的省级历史文化的街区。  南正街位于黔城镇南面,为旧县署所在地,系清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龙光旬修建,有《修城厢内外街道记》可证。路面中间以一米宽的青石板横铺,下有沟渠,两侧以0.……[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