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黎平县特产

黎平县特产

腌鱼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其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腌鱼的制作过程是:将鱼捉来放入鱼笼或谷箩中浸入清水里。加入揉烂的苦薅,使其鳃及肠内污垢去净,然后将鱼破开,除去杂肠.用适量的米酒将鱼在盆内拌匀,在以食盐撒于肚内,浸两夜之后,用蒸熟的凉糯米饭和浸鱼盐水将辣椒面与适量花椒粉及……[详细]
黎平“雀舌茶”以形似畹钉、平扁光直,色翠、味醇、气香,汤色嫩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而闻名,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审定,属国内优质名茶,获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详细]
黎平香禾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黎平香禾糯主要产于贵州黔东南州,尤以黎平县为主。“黎平香禾糯”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范围为黎平县岩洞、双江、地坪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审查合格并公告批准,从2009年12月28日起,“黎平香禾糯……[详细]
黎平“雀舌茶”以形似畹钉、平扁光直,色翠、味醇、气香,汤色嫩绿清莹,叶底细嫩成朵而闻名,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审定,属国内优质名茶,获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详细]
腌鱼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其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腌鱼的制作过程是:将鱼捉来放入鱼笼或谷箩中浸入清水里。加入揉烂的苦薅,使其鳃及肠内污垢去净,然后将鱼破开,除去杂肠.用适量的米酒将鱼在盆内拌匀,在以食盐撒于肚内,浸两夜之后,用蒸熟的凉糯米饭和浸鱼盐水将辣椒面与适量花椒粉及……[详细]
黎平茯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黎平茯苓  近年来,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带动了周边省、县、市10余万人从事茯苓种、加、销产业。全县……[详细]
黎平茶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截止2012年底,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  近几年来,黎平茶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众多新秀品牌,它们在黎平侗乡这片红色的沃土中迅速成长,逐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品牌。以"雀舌"、"毛尖"、"香绿茶"、"白茶"等……[详细]
黎平油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已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生产的“侗乡茶油”获国家“名优品牌”和“放心油”证书。  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油茶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种植油茶的乡镇已达17个,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州、全省前列。该县引进的长林、湘林……[详细]
蕉岭黄坑茶  黄坑绿茶产于蕉岭县徐溪乡黄坑村。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银灰显霜,汤色清绿,香气醇浓,滋味某醇爽滑。据清康熙元年出版《镇平县志》记载,该村于1662年开始种茶,后经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成为有其传统的、香醇甘滑的黄坑茶。  黄坑茶是众多饮料之中的佳品,它不仅方便、经济、卫生,还能吸收排……[详细]
平舆食用菌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的特产。平舆县食用菌种植一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逐渐显现出小个体大协作的规模效应。  1981年平舆县开始引进食用菌技术,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先后培育出平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菇、香菇等10余个品种,培养出1200余名食用菌生产技术骨干。2000年……[详细]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详细]
擦蝌蚪  “擦蝌蚪”也叫“擦面”,是永和县等地民间的一种特色面食。制法简单,操作方便,最适合集体人多时食用。永和县宾馆招待所常用擦蝌蚪招待异地的宾客和上级领导人。  做这种面食要做到:  1、具备擦面的工具——“擦床”,它比擦菜的擦子孔略宽大些,形如月牙多如鱼鳞,而且须是铜制的,不易生锈,……[详细]
主 料   去骨鸡肉。   配 料   葱、姜丝、糍粑辣椒。   制作方法   1.将鸡肉刀切1cm方形鸡丁,用料酒、盐、味精拌匀加水芡码味五分钟。   2.手锅上火加入烹调油烧至八成热,鸡丁下油爆至八成熟,并将地串炸至金黄酥脆去油。   3.手锅……[详细]
卫山位于观海卫镇老城的北部,这座高120米的小山原名浪港山。之所以有如此之名,原因有二:一是此山当年在海浪中沉浮,只露出尖尖的山峰;二是在山的北面原是汪洋一片,汹涌的海潮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山南的村落,而小山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人们把这小山比成为海浪的栖息之地。卫山一名,到了明代初才被冠之。……[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