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渊 (1935~) 苗族。贵州黄平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贵州黄平县中学。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麻栗坡检查站检查员,西双版纳边防部队侦察员,《云南日报》、记者,《滇池》杂志,专业作家。昆明市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详细] |
周瑛(1429—1503),贵州黄平县人。明景泰元年(1450)乡试中举,景泰五年(1454)京城会试,中甲戍科进士,为黔东南中进士的第一人,时年22岁。少时聪慧好学,千里跋涉至四川泸州学习。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举人,五年(公元1454年) 进士。由部郎出任临安、衡州知府。内擢太仆寺……[详细] |
乐嘉藻(1867—1944),贵州黄平县人,字彩臣,举人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 书”,后旋赴日本考察学务,回黔后研讨新学,并与同仁创办蒙学堂、实质学堂,发行《黔报》,主张立宪。宣统元年(1009)贵州谘议局成立,乐嘉藻任议长,三次赴京,参加-。辛亥革命时曾劝促清贵州巡抚……[详细] |
杨通胜,男,苗族,1934年生于黄平。1956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班学习苗文,1958年分配到施秉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原政协施秉县委员会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贵州省著名的苗文专家。 主要成就有:出版了《开亲歌》、《……[详细] |
石国志,男,汉族,黄平县旧州镇草绿坪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被评为“黔东南州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1996―2001年被评为黄平县“优秀共产党员”、“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县科技先进个人”;1998年12月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00年……[详细] |
赖雄,男,现年52岁,汉族,1966年贵阳师院高中部毕业;1968―1970年在黄平县旧州区插队当知青:1970年9月一1977年12月在黄平中学任教;1977年考入贵阳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今在凯里一中任教,先后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兼工……[详细] |
吴通明,苗族,黄平县山凯乡抱脚里村人,1940年至1949年在黄平县牛岛、苗陇、山凯等地任小学教员、校长、国民党山凯乡乡长。1949年11月任山凯乡乡长,1950年任谷陇区副区长、区长,1952年7月任镇远专署副专员,1956年任省司法厅副厅长,1959年11月任省政府副秘书长,1974年……[详细] |
王朝文,男,苗族。1930年10月生,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人;中专学历,195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参加工作。 曾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省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主任等职;原贵州省苗学会会长,现任……[详细] |
龙江平(1958—)著名海洋化学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族,贵州黄平县人。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地质大队从事地球化学勘查工作;1985年于贵州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1991年调河北经济管理学院任教,同年考入中国科……[详细] |
绰尔托欣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扎赉特绰尔托欣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西北部的杨树沟林场境内,东距音德尔126公里,北距扎兰屯市80公里,西距阿尔山163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25′34″~121°45′14″,北纬47°01′07″~4……[详细] |
薛城金虹食品厂特色产品,该产品经10余道制作工序,40余种调料加工而成,其外形色泽金黄,气味芳香,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用五香猪蹄具有开胃健脾、消淤化积、延衰健美之功效。……[详细] |
石峡俗称小峡,位于西宁东15公里,是一个秀丽清爽的避暑好去处,为西宁古八景之一的“石峡清风”。 小峡,在历史上是以险关危隘著称的。世平时,它是连通东西交通的大道;世乱时,它又是隔断两地的重门。宋代时修筑绥远关以控制要害地段,后于清代修筑了武定关和德安关。……[详细] |
多管水母属的水母体通常是一些水母的猎巫,例如狮鬃水母、栉水母、管水母及其他水螅和水母。水母之间是会相互捕食的,还有一些大型的水母里面会有小型的寄生水母,甚至有的水母还会在其它水母里面寄生,可谓是光怪陆……[详细] |
根面角,形似半月,呈浅褐色,每联5瓣。据传是由当地传统素筵中分化出来的。初为清香型,流行既久,又转为浓香型,从而素与荤两种并列。其主要原料系从野生蕨根中提取的淀粉作皮,以鲜蔬作馅,急火蒸成,然后再蘸上酸辣之汁。本为夜宵小吃,现在也逐渐登上豪华宴席。……[详细] |
国盛胡同,东西向,西起赵府街,东至宝钞胡同。明朝属金台坊,称碾儿胡同,清代以后沿用。过去北京专有碾儿房,即设碾磨以加工粮食的专业作坊。巷以碾子为名,当因有碾房设于此而起。这个胡同里著名的是18号。国盛胡同18号,是一个规整的二进四合院,原是晚清奕字辈王爷的宅子。现在屋主的爷爷在1936年用……[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