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璧山区人物

璧山区人物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详细]
刘运勇 (1958~)  笔名白河。重庆璧山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75年赴河南方城插队。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四川省永川地区农机学校任教,后调璧山县委-部工作,曾任《璧山报》副社长兼副主编,重庆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编导,再调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新闻处、……[详细]
白深富,化名白石坚、白一民,1917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璧山县丹凤乡。1923年入本保私塾读书,1930年春,考入璧山县立第一高级小学。1932年秋,考入重庆联立中学(简称联中)初九班读书。  1935年夏,初中毕业,同年秋,免试直升本校高五班。  联中在抗战初期,是一个有名的进步学……[详细]
黄蜀澄,名遵乐,字淑成,后更名蜀澄,1906年出生于重庆市璧山县定林乡一个乡绅大家庭。幼时在县第二小学和县立中学读书。  1925年夏县中毕业后,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只身乘船经汉口到达北平。1926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大学工学院电机科就读。  1926年3月中旬,正当北平人民痛吊……[详细]
萧蔓若 (1908~2008)  笔名吴亦、林映。重庆璧山人。民盟成员。1928年肄业于重庆私立艺术专门学校。1949年前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写作、等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分会会刊《笔阵》及《文学新报》主编。1949年后历任《苏南日报》副刊,无锡市文学工作者……[详细]
杨履方 (1925~)  笔名其眉。重庆璧山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编导研究班,同年参加解放军。历任苏南军区文工团编剧,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解放军艺术剧院编剧,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编剧,马鞍山市话剧团、文化局编剧,武汉军区京剧团及文工团创作员。湖北省文联……[详细]
朱光华 (1936~2008)  笔名寒松。重庆璧山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四川南充蚕桑学校。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农技站技术员,喀什地委宣传部干事、地区创作办公室副主任,喀什地区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专业作家。新疆文联第四、五届委员。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黄鹏先 (1936~)  笔名黄江、钱岚。重庆璧山人。1958年毕业于西南师大中文系。1956年参加重庆作协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领导的青年文学创作组。曾任西南师大文艺创作社社长,编过《西师文艺》和《桃园》。曾遭“五七”冤案。1979年起在中师任教,高级讲师。退休后在重庆任《学语文》小学一、二……[详细]
罗冰生,男,汉族,1940年8月生,重庆璧山人,工人出身,学生成份,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63年2月参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北京市八届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六大代表。首钢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技术……[详细]
蒋恢纶(生卒年不详),清代璧山县依里一甲垣墙口(今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龙门溪)人。始祖蒋明现公世代居住在贵州,直到死时,祖母曹氏正值明末清初,大乱才平定,于是带着儿子蒋朝仲公来到四川,落脚地即户籍属于巴县祥里七甲,现在划拨为璧山县依里一甲。地名叫垣墙口,都是当时的插占地。祖父蒋仕海;父蒋仕海。……[详细]
胡正兴,重庆璧山人,生于1925年10月,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竹县张家乡、文家乡特支书记,广安县观阁镇地区地下党特支委员,广安、邻水、大竹地区党委委员,广安县委民运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县长,国营716厂副厂长,国营780厂副厂长、厂革委会副主任……[详细]
辣罐是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通常将肉馅剁好,选用长辣椒切成2厘米一段将辣筋取出,再将肉馅灌入,挂糊后用油炸成金黄色捞出装盘上席。有的还要浇汁,吃起来香辣带甜,开胃爽口,能刺激食欲。特别是用发面饼卷食,风味更佳。 锡伯族的血肠也别具一格。宰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详细]
尚河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尚河苹果  邹城市城前镇农产品种植协会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据说“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3……[详细]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婚嫁则是其中色味最美最浓最酽的一道佳肴。徐州新沂民间传统婚俗绵延数百年,虽不乏繁文缛节,但很多耄耋老人每当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迎娶婚嫁时的动人一幕,依然禁不住满脸绽开幸福灿然……[详细]
沙虫刺身  采用西湾近海本地沙虫作为原材料,西湾近海沙虫是由江河水和海水混合的淡水繁殖出来的,经风情岛大厨秘方以及本地特色精心制作而成,具有鲜、甜、脆、美味可口的特点而享有盛名,并具有补脾肾、益气血的功效。……[详细]
面粉和后经反复揉搓,回饧做馍。皮薄层多,硬而有韧,凉食酥而不粘,后味香甜,耐于久贮。……[详细]
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有一股静静流淌的文化清流,一直滋润着农村大地,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谚语。它是由历代农民,通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并且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就形……[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