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陆良县人物

陆良县人物

孙渡(1895—1967),字志舟,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中央军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昆明分校)第十六期毕业,后任国民政府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陆军上将副长官。  1895年农历5月初5,孙渡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  1915年陆军小学……[详细]
许长德,1924年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三贫河镇罗依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生活贫困,苦苦挣扎。15岁时,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当炮灰,便加入陆良保安十一团。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益衰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地方游击武装也在陆良境内遍地开花。中共陆良……[详细]
俞卿(生卒年未详),字恕庵,又字元公,云南陆凉州(今云南省陆良县东北)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举人,康熙五十一年任绍兴知府。逢台风袭山阴,海塘圮毁,潮水涌入,淹没良田房屋无数,灾民遍地,民不聊生。卿亲自督促、指挥百姓修筑土塘,以防潮入。次年台风再度频扰,拍岸冲堤,土塘仍不能防,又改筑石……[详细]
程杲(1905~1934),原名楫昌,字熙文,男,汉族,云南省陆良县旧州人。书香世家,父亲程荫南以教书为业,家境小康。民国9年(1920年),程杲考取省立曲靖第三师范。1925年,入东陆大学预科。1927年升入文学院本科。1930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程杲从1927年开始就积极参加昆明地……[详细]
陈文彬(1902.11.27~1943.4.26),字质如,男,汉族,1902年11月27日出生在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龙风寺脚下的三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六岁进私塾念书,小学毕业后考取昆华中学(现昆明一中)。三年后以全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昆华中学高中部。高中毕业时,被录取到云南航空学校第……[详细]
杨体元,原名杨荫培,陆良马街人,1888年出生,1911年到昆明考入云南工矿学堂读书,受到军事救国思想的影响,立志从军。1912年考入云南讲武堂丙班学习军事,1914年毕业,先后任炮兵团见习排长、连长、营长、上校副团长等职。  杨体元为人正直,富于正义感,倾向进步,同情人民。1924年他随……[详细]
邵博文,1947年2月生,云南陆良人。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副研究员。1965.08-1970.08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70.08-1971.07广西贺县信都公社平龙大队劳动……[详细]
陈世俊1942年12月生,云南陆良大莫古镇阿油铺人,中将。195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文书、营部书记、团作训股见习参谋,1970年任师作训科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师副参谋长兼作训科长、师长。1982年入军事学院速成班学习。1984年后任师长、……[详细]
高鹏云,1922年6月生,云南省陆良县人,1945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6月离休。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厅级离休干部(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5年2月28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详细]
紫金县黄花茶是以紫金县黄花村盛产茶叶而得名,据《紫金县誌》载,紫金县黄花村盛产绿茶已有500多年历史。黄花茶产以800米以上的高山,稀少贵重,因种植地理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无公害、环保,产出的茶叶具有色、香、味俱优的特点。被客家人称为东江三大名茶之一。现代黄花村人以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变上百……[详细]
李贤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唐高宗李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记载他容貌英俊,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受李治的喜爱。可惜武则天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就算李贤是自己的儿子,挡了她的路也会被清除,结果李贤被武则天手……[详细]
一些电视剧或者是小说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即“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那么“大水冲了龙王庙”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详细]
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开发建设的“欢乐海岸”项目是深圳市“十一五”旅游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华侨城集团重点项目。“欢乐海岸”位于深圳湾商圈核心,占地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是集文化、生态、旅游、娱乐、购物、餐饮、酒店、会所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都市娱乐目的地,是继华侨城集团成功开创并领跑中国主题公……[详细]
花溪河发源于巴县石岗乡碑凹岩石口,弯弯曲曲流经巴县的广大地区,顺虎啸口绕南泉峡谷西趋注入长江。  花溪原系分段命名,在雁滩名雁滩河,在南泉名花滩溪。花溪一名实出于当地群众以溪边有花而命名的。南泉花溪河名是在同心堤建成后,以“滩”易“河”而来。 南泉公园为沿溪垂钓的游客,曾建观鱼亭于铧园,筑……[详细]
鼓浪屿名小吃。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摊主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