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白沙人物

白沙人物

王公护(1898~1943),黎族,元门乡暗村人。白沙起义前是元门峒著名的“奥雅”。白沙起义时是一区方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人口多,生活十分困难,只好分家居住。分家时,他除了得1亩地外,没有别的财产。2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定居暗村。在左邻右舍和亲人的……[详细]
王定江(1911~1943),原名王伟汉,白沙县细水乡福门村人。祖籍临高县美良区博贤乡寸霞村。1878年,临高县美良区发生水灾,他的父亲王华古为了谋生,离乡别井,逃荒到细水乡福门村定居,与同村黎族姑娘王派并成亲。婚后生下2男1女,他排行第二。一家5口人靠父亲经营小生意养活。  民国11年(……[详细]
王亚福(1908~1944),黎族,白沙乡什奋村人。少年时代喜欢打抱不平,村中不论大人小孩发生什么争执,他都爱辩清是非,他的公正评理得到大人的赞扬。  1940年4月,他和符尤相曾领导什阳人民投入驱逐国民党县长丘海云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1943年上半年,红毛地区出现饥荒,王国兴、王玉锦……[详细]
符桂刚(1918~1944),黎族,白沙峒什空村(今和荣村)人,参加王国兴、王玉锦发动和领导的“白沙起义”,是白沙一区方面的领导人之一。  1942年底,他和王亚福、符亚灵等召集白沙各峒头领符焕昌、巴美花、巴丰章、符力农等共商发动群众反抗国民党顽固派的事。他还亲自到霸王、南溪(今南开乡)等……[详细]
符金元(1915~1940),黎族,白沙乡海旺村人。1943年2月他到广州江村学校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憎恶国民党的压迫统治。1937年返回家乡自费创办私立小学1所,除自己任教外,还从儋县请来1名教师。免费招收附近各村黎族儿童100余名进校读书。他经常以学校为阵地向学生及群众宣传抗日救……[详细]
符亚灵(1895~1943),黎族,白沙乡召傲村人,白沙起义前曾任国民党团董、白沙乡乡长。他为人老实,见到国民党政府欺压群众,心里不忍,曾一度提出辞职,被县政府抓到牙叉墟处罚扫街几天,责令继续担任乡长。  白沙起义失败后,他同起义群众一起上山坚持斗争。在山上,他听说国民党顽固派限令他3天之……[详细]
符尤相(1920~1986),黎族,细水乡黎班上树人。12岁时,父母双亡,被牙叉乡志针村符桂文收为养子。他自幼热爱劳动,喜欢打猎,为人正直,明辨是非,善于团结别人。青少年时代,他的言行就很受村中长辈的称赞,成为青少年们的“领袖”。  1943年农历7月,“白沙起义”爆发。当时,他仅23岁,……[详细]
官明华(1934~1971),广东省始兴县隘仔公社沙桥大队人。1949年,她15岁就离开家庭,参加土改宣传队。1952年毕业于广州市第三医士学校,志愿到海南参加农垦建设。她先后在儋县木排农场、白沙龙江农场从事医务工作。1961年调到牙叉农场。在场医院任医士,曾先后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详细]
地处京郊平谷西北部的丫髻山,旧属怀柔故地,为燕山余脉。其丫髻山庙始建于唐初,历经辽金,盛于元明,清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解放前,大凡老北京人皆知昔日曾有两句老话儿:一句是“北京城———东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另一句是“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前句说的是位……[详细]
长松萝别名树挂、松上寄生。为松萝科地衣类植物,原植体线状,长达20-100厘米,基部着生于树皮上,下垂,密生细小而短的侧枝,侧枝长1-2厘米,全体灰绿色。走进长白山海拔500-900米的阴湿林间,常会看到这些灰绿色的丝状体披在针叶树上,犹如美丽的树挂,又如仙人远去后留在林中的披纱,构成了长……[详细]
赛典赤·赡思丁衣冠冢是中国元代穆斯林先贤的纪念冢。在云南省昆明市东民航路159号院内。  衣冠冢系石砌长方形高冢。正、左、右三面皆有镌刻;正面系唐继尧题额、袁嘉谷楷书的《元咸阳王赡思丁墓》;右面是袁嘉谷撰稿并楷书的《重修咸阳王陵记》,左面则是袁丕钧楷书的《元史·列传·赛典赤》的节选。赛典赤……[详细]
常州“三杰”纪念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故被称为“常州三杰”。常州“三杰”纪念地包括常州“三杰”纪念馆、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纪念广场,是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坐落于常州市……[详细]
我国古代所谓的天马、西极马、胭脂马等名马,皆产于西域。"胭脂马"是指焉耆马,"天马"、"西极马"即乌孙马。汉武帝曾作《西极天马歌》云:"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千古传为佳话。    今天的伊犁马就是昔日"天马"乌孙马的后代。两千多年故去了,今日的天马又在伊犁草原上展现了新的风姿……[详细]
上坪碰柑果实高扁园形或园锥形,单果重120-150g,可溶性固形物12-15%,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有“桔中之王”美誉。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排泄体……[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