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天 (1943~)  笔名李一夫。苗族。海南琼中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党政专业。历任琼中县立第二小学校长,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科员及州委-部副科长,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副州长。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198……[详细] | 
|  王成富(1956~1979),黎族,松涛乡毛合村人。兄弟姐妹6人,他是老大。196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黎母山中学。在校期间,喜欢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被群众选为贫协组长兼民兵排长。19……[详细] | 
|  陈日光(1883~1946)  陈日光,苗族,广东琼中(今海南省)人。从小随父上山垦荒、狩猎,并跟村人学念道教经书。由于攻读刻苦,成为村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受到苗民的拥戴。  民国2年(1913),在一次狩猎中遇到山熊,他手持尖刀,与山熊搏斗并将它击退,自此名震苗山。民国6年到加积镇美国传……[详细] | 
|  王国兴(1894~1975)  王国兴,黎族,广东白沙(今海南省琼中县)人。父为红毛峒峒长,在五指山区有威望。30年代时,国民党当局在黎族地区设立“抚黎专员公署”,对黎族人民实施经济剥削的政策。其父被扣上“抗丁抗税”的罪名,关押狱中3年之久,历尽折磨赎回家中几天就去世,母哀伤过度,未几亦病……[详细] | 
|  陈斯德(1910~1989),苗族,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南茂村人。12岁随父陈日光迁居吊罗山牙防村。1928年参加太平乡苏维埃赤卫队。乡苏维埃政权被敌破坏后,同父亲一起在吊罗山坚持斗争。1944年春,奉父命下山寻找对日本军队作战负伤人员,并护送上山养伤。同年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详细] | 
|  王玉锦(1910~1970),黎族,红毛乡牙寨村(曾属白沙县,今属琼中县)人。从小跟随父母务农。  1933年他和一批黎族青年被国民党骗去广州当兵,因不甘忍受国民党的欺侮,几经周折,于1935年8月从广州回到海南。1923年和1937年,他的父亲和弟弟先后被国民党红毛乡政府抓去,他被迫变卖……[详细] | 
|  王玉进(1911~1973),原名王朗波,黎族,黎母山镇茅桥村人。家境贫穷,1939年投奔革命,在澄迈县美合村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卜壳枪班班长,1945年升任琼崖纵队四支队二大队中队长。指挥作战很有谋略。一次,他带领两个小队在南渡江上游阻击来犯的国民党澄迈县游……[详细] | 
|  王正成(1915~1979),又名王佬龙,黎族,红毛镇毛西村人。兄弟五人,王正成排行第四。家穷,12岁外出打工糊口,干过农活,当过木工、砖瓦工。1943年参加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起义前夜,王国兴等首领被国民党白保乐三县联络所所长李有美扣押。群众组织敢死队营救,王正成勇当队长,手持匕首……[详细] | 
|  王泽义(1916~1943),又名王正义,黎族,红毛镇什建蒙村人。兄弟姐妹6人,排行第二。全家靠种4亩水田过活,度日艰难。他10岁下地劳动,15岁进私塾读书。两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务农。  1941年夏,他跟随王高定等到儋县一带给人看风水混饭吃,以减轻家里负担。在那里,他耳闻有一支……[详细] | 
|  吴定忠(1921~1986),汉族,定安县雷鸣乡竹罗坡村人。少年时读过两年小学。日军侵琼后,他目睹父老乡亲遭残杀,毅然投奔抗日队伍,被编入琼崖民众抗日自卫队东定机干中队当战士。常和战友一起埋地雷,设陷阱打击日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派到新民县(今屯昌县)枫木乡开展工作。……[详细] | 
|  李有美(1908~1951),汉族,湾岭镇岭门圩人。其父李天发拥有田地200多亩,水牛近100头,大山两座,杂货铺1间。  1928年,李有美高小毕业,随堂兄往南京国民党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回岭门圩任商会头目。为人奸诈阴险,多次勾结反动民团追捕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与红军对抗。1932年……[详细] | 
|  刘爱兰,女,黎族,1952年7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退休职工。  刘爱兰是一位尽孝的女儿,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姑母。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把身患残疾的侄儿陈良培养成了特奥运动员,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奖牌,为国增光。  陈良是刘爱兰……[详细] | 
|  醴陵黄菜细切如丝,佐高汤葱花,吃起来嫩、爽、滑、脆、鲜、香齐备。黄菜之有其名,据父老口传,当是在清末民初。那时水运发达,在水上靠船讨生活的人家很多,醴陵产的生猪、谷米、瓷器、鞭炮、夏布等,靠船运出,而醴陵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要靠船运进来。船将出发时,家人抱来大捆芥菜,洗净,用木桶装好,……[详细] | 
|  崇阳县糯米甜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酿制,去糟取汁,即为糯米甜酒。酒汁柔和,软润香甜,别具风味,并含有大量葡萄糖、多种维生素、钙等营养成份。饮之能增强热量,振奋精神,舒筋活血。崇阳民间都能酿制,仅为自饮或招待宾客,无可出售。近年来,崇阳县酒厂,崇阳县副食品公司等单位,组织了……[详细] | 
|  涌山腊猪头是乐平市涌山镇特产。制作工艺流传久远,工艺比较复杂。一个成品腊猪头通常要经过近十道工序半个月时间完成。涌山腊猪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油润不腻、满口醇香。传统吃法是“剥猪头吃法”:将一个完整的猪头,用木制大蒸笼蒸熟后,放在脸盆里,一家人围在一起,用刀切开,一块一块剥下来,用手抓着吃……[详细] | 
|  陕西十大手工艺品1、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十分繁荣。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详细] | 
|  中华耕织文化园园区包括男耕女织博物馆、农村场院、五谷种植园、老北京风情街、民俗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大厅六大展区。这是大兴区唯一的以耕织为主题的展馆。国内丰富的馆藏诉说着农业大国的古往今来,展示了我国悠长绵延的农业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   开放时间   8:00-18:00   ……[详细] | 
|  山野“豆腐”  在祁门乡间“农家乐”旅游饭店,你可以吃到不是用黄豆做的“豆腐”—苦槠豆腐与楂子豆腐。  苦槠豆腐的原料是苦槠的果实。苦槠是皖南山区常见的乔木,秋天结出的种子如毛栗可食。深秋时,其果实掉落地上,人们将槠栗捡回后晒干去壳,将果肉磨成细粉,如果怕其苦味太浓,可将其粉用冷水浸过24……[详细] |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