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天门垭

天门垭

由燕子垭南行约2公里,即达海拔2328米的天门垭。两侧山峰拔地而起相对高度80米,中间显出一道通向南北的山口,宽约100米,松兴公路靠东侧穿过其间,山口西侧,岩石危耸,松杉青翠。   站立垭口,仰望东南,刘享褰翘首挺立;鸟瞰西北,平缓的塔坪村,流淌的紫竹河,明显的谷中谷,隐约的山宝洞尽收眼……[详细]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详细]
启文桥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启文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启文小区、甬水桥南,1992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点。东西横跨南塘河,始建于宋,现桥系清道光二十年重修,为一单拱石桥,拱圈系镶边纵联砌置,桥面望柱头为狮、象、仰莲、复莲等,桥身两侧有镇水兽。    该桥对研究宁波桥梁建……[详细]
南京香肚是南京的特色传统名莱,属金陵菜,创于清同治年间。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老南京俗称之为“小肚”。它肉质紧结,红白相间,吃起来香嫩可口,略带甜味,既是筵席中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详细]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特产。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详细]
石包城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包城遗址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龚岔村西1.5公里。建在山岗上。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50000平方米。城墙用片麻岩和花岗岩块砌成,基宽4.5米,残高4.5--6.5米。四角有角墩,北墙有马面1座,南墙开门。南墙外有围墙,向西延……[详细]
聚居在四川西部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因为居住的地方远离城市,地势海拔较高,因此被称为住在云端里的民族。羌族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每家门口的墙壁上,都会留个小洞。外人进门之前,要先摸墙洞……[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