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浚县窑头红梨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乡申窑头村的特产。窑头红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所有梨品种中,“窑头红梨”品质独特,治疗伤寒、哮喘、气管炎、感冒等病症有奇效,“窑头红梨”治病救人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今夏,浚县王庄乡申窑头村栽种的50多亩红梨树已进入了盛果期。濒临灭绝的浚县林果特产“窑……[详细] |
|
保持了古老的传统生产工艺,严格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顺应自然,精酿而成。含有 18 种氨基酸,具有活血化淤,疏筋通络,暖脾健胃,消种止痛之功能,是孝敬老人,馈赠宾朋,祛病防病,延年益寿的佳品。……[详细] |
|
浚县子馍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特色小吃。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吃上去外焦里嫩,那叫一……[详细] |
|
“王桥”豆腐与豆腐皮系浚县黎阳镇王桥村所祖传,"王桥"豆腐质地细嫩,味道纯正,软硬适度,炖煮不烂,煎炸松软。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钙、镁等矿物质,常食用建脑、开胃、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浓度。"王桥"豆腐未出锅前挑出的豆腐皮,薄而筋道,口感极好,凉拌热食均可,是浚县又一名产。 王桥村位于浚县县城……[详细] |
|
大碾萝卜 因产于浚县小河乡大碾村故名。特点是个头大而长(最大的达6公斤),色青皮薄,质细汁多,酥如梨,味道爽口,生吃熟食俱佳,向有“大碾萝卜赛白梨”美称。据传,明代时,大碾萝卜也曾作为贡品。近年来,大碾萝卜种植达7公顷,年产40多万公斤。( 浚县)……[详细] |
|
黎阳贡面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黎阳镇的特产。黎阳贡面的特点是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煮熟后挑入碗中,吃起来不仅口感爽滑,而且格外劲道。 黎阳贡面起源明代,以家庭作坊为主,明朝时,因被明代礼部尚书王越进贡给皇帝,列为宫廷佳品,而得名“贡面”。“贡面”以优质地下水、精磨小麦粉、精盐为原料,运用传……[详细] |
|
据记载,早在明朝成化年间,浚县小河白菜就受兵部尚书王越的推荐,被作为贡品送往京城,成为宫廷美味。小河白菜瓷实健硕、色泽润雅、营养丰富,享有“菜中之王”的美誉,主要产于浚县小河镇崔堡、王湾、申湾、梨园、前下滩、后下滩、张刘庄等村,现已成规模产业。 “大碾萝卜香菜葱,小河白菜进北京”。 据史……[详细] |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黎阳镇角场营村有470余户村民,是远近闻名的元宵之乡。 场营村元宵色泽洁白,无杂点,形状浑圆,柔软细嫩、皮薄馅儿多、味道甜美,吃到嘴里松软细腻,有一种清香。元宵馅浓稠香软,细小的微粒在入口即化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咀嚼感。元宵皮口感细腻黏糯,有弹性。而质量差的元宵入口……[详细] |
|
浚县王庄乡历史上曾有“窑头梨林,绵延三里,华盖如织,遮天蔽日”的说法。因特定的地理条件,窑头红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千顷梨林毁于“大造万亩丰产田”的口号下。为抢救红梨树种,该乡政府聘请具有梨树管理经验的老果农,并主动与相关科研院校联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7棵老红梨……[详细] |
|
浚县子馍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特色小吃。子馍也叫做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子馍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烧,配上丝丝嫩滑的鸡蛋和肉丝,吃上去外焦里嫩,那叫一……[详细] |
|
莒南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沂蒙红色圣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景区以丰富、详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以现代……[详细] |
|
九层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九层山茶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现辖行政区域。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九层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六府呈〔2016〕5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九层山茶》(草案)……[详细] |
|
苏家屯区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苏家屯区陈相屯镇蛇山村的苏家屯区烈士陵园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共安葬363位烈士遗骨。陵园内设有烈士纪念碑、墓穴区、浮雕群及围墙等设施。 在无名烈士墓区内,集中安葬着解放战争时期在苏家屯区牺牲的287位无名烈士。这些无名英雄……[详细] |
|
三十立什么?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立身,立身就……[详细] |
|
王汝训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汝训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楼村东南一公里,郭庄村西200米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坐北面南,南北长200米,东西长80米。原墓前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石马、石羊、石猪、翁仲、墓表等依次排列。现有石桌两个,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石碑三通,其中两通……[详细] |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