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沟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1926年党在这里就建立了基层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创建了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2月,党中央派彭雪枫来竹沟主持工作。同年6月,0河南省委由开封迁……[详细] |
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的驻马店,天中山就在驻马店市的汝南县。据《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详细] |
宿鸭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宿鸭湖 汝南---—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于1958年始建。位于汝南县城西6公里。北起玉皇庙,南至野猪岗,东临桂庄,西到别桥。水库大坝全长35.29公里,高58米,挡防浪墙长0.5米,坝顶宽4—7米,拦蓄板桥、薄山水库等上游来水,蓄水面积239平方公里,……[详细] |
准提楼位于汝南小南海,距护城河约四十米处,汝南园林学校院内。 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无雨,河枯地裂,五谷不生,崇庄王为祈雨灵应,奉皇上诏令创建此楼。以“准提”命名(准提为梵文译音,意为“清净、洁白”,佛教密宗六位观音菩萨之一),意在求神灵保佑,喜雨降临。明末战乱,后堂的僧室、……[详细] |
北拱门位于汝南城西北角,绕城而去的汝河南岸,与飞架河面的宏济桥咫尺之距,直道相通。跨越宏济桥,穿过北拱门,方得从北面进入汝南城。 北拱门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清康熙年间重修。城门洞长38米,宽20米,高21米,门洞道宽4.6米,长长的门洞之壁,由特制的大号青砖砌成。门洞的上……[详细] |
天堂寺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堂寺遗址位于汝南县城东南35公里的南余店乡潘庄行政村天堂寺自然村北面,其南500米为南余店乡至梁祝镇的公路。该遗址呈椭圆形,东、西、南三面高,北面低,高出地面1.5米至8.4米,形成台地;东西长298米,南北宽173米,总面积51554……[详细] |
南氏寻乡碑位于汝南县金铺镇老金村,是韩国南氏家族为怀念其先祖汝南金氏,于1994年7月7日建造的一座石碑,上刻“韩国南氏始祖公寻乡碑”。 据《汝南县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官至吏部尚书的金忠以按廉使身份奉旨出使日本,次年返回途中遭遇强台风袭击,漂泊至新罗国(今韩国)。当新罗……[详细] |
汝南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汝南清真寺位于汝南县汝宁街道办事处新华街,始建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寺内现存明代地亩碑和清代功德碑各一通,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走廊宽约1米,小灰瓦覆顶,饰有花卉、鸟兽等砖雕图案,精巧雅致。李峰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
汝河石桥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汝南县东关老汝河上有座古石桥,人们称是“济民桥”。这座古石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历时三年将桥修成。该桥为五孔实腹联拱式,桥长55米,宽7.3米,高11米,整个桥均用长条青石砌筑。两侧望柱,拦板上有很多石刻和……[详细] |
北关石桥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汝南北关石桥又名宏济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大街,宏济取广济万民之意。宏济桥始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桥,嘉靖年间知府黄似华重修,易名博爱桥。现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宏济桥为五孔联拱式石桥,南北长55米,东西宽7.3米,高11……[详细] |
多管水母属的水母体通常是一些水母的猎巫,例如狮鬃水母、栉水母、管水母及其他水螅和水母。水母之间是会相互捕食的,还有一些大型的水母里面会有小型的寄生水母,甚至有的水母还会在其它水母里面寄生,可谓是光怪陆……[详细] |
鄂州武昌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武昌鱼是鄂州市的代名词,“鄂州武昌鱼”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我市武昌鱼协会的文字商标及图形商标。2009年底,经过三个多月激烈角逐,鄂州武昌鱼协会的“鄂州武昌鱼”在全国500多枚参选商标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中国商标节“2009消费者最喜爱的绿色商标……[详细] |
锅内放入豆腐、冷水、泥鳅后盖好,泥鳅受热往豆腐里钻,煮熟后出锅抽去辣椒。把豆腐两面煎至金黄色,掺入高汤放入水发香菇、水发玉兰片、火腿片、金钩、酸腌菜、酱油、盐、干辣椒3个煮片刻,再放入麻油、葱花、米醋等调料煮约10分钟即成。……[详细] |
主料:土猪前夹肉、油豆腐、蒜叶、盐、酱油、味精 做法:将肉洗净,切条状入锅煮半熟捞出切成大片后入锅,加入调料烧制熟烂,出锅前加入蒜叶即可。 特点:肉香甜,油而不腻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详细] |
通海圆明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该寺被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详细] |
蕲竹是湖北蕲春县主要特产之一。明代弘治《黄州府志》:“蕲竹,亦名笛竹,以色莹者为簟,节疏者为笛,带须者为杖。”因为它产在蕲地,其性能状态与一般竹子不同,故名蕲竹。一般竹子为环节,蕲竹为绕节,节与节之间辗转相绕,组成一个个的棱形,壮如罗汉肚。蕲竹有大小之分。大蕲竹有茶杯大(蕲春县文化馆保存一……[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