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14分,东经111度1分。距淅川县城75公里,东至本县的西簧乡、西接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和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与西峡县西平镇相联,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丹江穿境而过。 荆紫关镇形成于……[详细] |
淅川香严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淅川香严寺又名长寿寺、香严长寿寺、显通禅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淅川香严寺地处淅川县城南40千米的仓房镇境内,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该寺居正中。淅川香严寺始建于唐朝,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详细] |
荆紫关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城西北44公里荆紫关镇。该镇西傍丹江,东依猴山,居豫、鄂、陕三省接壤地带,位置险要,临着丹江航道重要码头,是商业要地、军事关口。 古镇依丹江东岸走势南北延伸2.5公里,700多间清代建筑风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建……[详细] |
坐禅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丹江水库西岸、香严寺东北方1公里的秀山密林里,有一处神秘的山水峡谷——坐禅谷,因唐朝慧忠国师常带领弟子在此-参禅而得名。她东依象鼻山,西靠青龙山,谷长40余里,两山夹峙,山势险峻,五步一景,十步一潭,泉水淙淙流,飞瀑如云泻,奇石迷人眼,林深似绿海,秀色天……[详细] |
淅川八仙洞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八仙洞位于丹江小三峡附近的东岸,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大而神秘,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一洞一景,石笋如林,钟乳倒挂,姿态万千,栩栩如生,使人如临仙境。相传八仙曾在此修行,洞内有聚仙厅、蓬莱阁、瑶琳仙境等景观。 最诱人的是洞中的钟乳石。那些千姿百态、亦真……[详细] |
淅川法海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淅川法海寺又名乍客寺、俗称大寺。位于淅川县荆关镇磨沟村、伏牛山余脉乍客山半腰间。地势力以莲花高台,自然风景优美,过去人们概括其特点为"窄而秀,危而丽"。 现存古建筑8座,均为清代所建。法海寺连同平浪宫、玉皇阁、 山陕会馆、万寿宫等组成的荆紫关镇内古香古色的……[详细] |
古镇中保存了大量的明清老建筑,逛逛古街和老建筑,品味下历史。 古镇位于三省交界地,你可以在这里一脚踏入三个省份。 景点介绍 荆紫关古镇,位于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右岸,因为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古镇有“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荆紫关”的称号。荆紫关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唐代,兴……[详细] |
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5226.4公顷,将基本功能区分别设置于南北两园,形成功能互补、特征鲜明的“一园两区”格局。其中,南园位于丹江口库区主水面,功能以保育、恢复为主。北园位于内陆河口与大型水库交接处,以科普宣教、合理利用为主。湿地公……[详细] |
“确山夏枯草”是确山县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其穗体长且饱满,呈棒状,粗壮匀称、柔软,有弹性,不易折碎,干品呈淡棕色至棕红色;气味清香,味淡。夏枯草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增生、肺结核、急性黄……[详细] |
无锡毫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无锡毫茶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的特产。无锡毫茶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详细] |
鳁鲸是须鲸中的一种,体型相对蓝鲸和长须鲸来说较小,但是体长也依然能达到15米左右,不过平时人们是很难见到它们的,因为它们是外海性动物,基本上很难在海岸边发现它们,那么鳁鲸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跟着吐……[详细] |
电白花生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的经济作物之一,花生大面积种植于以林头镇为中心的花生种植区,主要用于榨油。电白花生油是广东最受群众欢迎的食用油之一。花生果经加工可制成美味副食。 电白花生的营养价值之高,就连被称为高级营养品的一些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在花生面前也甘拜下风。花生的……[详细] |
大方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方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线椒、皱椒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方县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记载。据传,明朝贵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见明太祖朱元璋,带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后感觉又辣又香,见大方辣椒浑身发皱,故称其为“皱椒……[详细] |
三清土蜂蜜产于江西赣东北山区怀玉山、三清山一带高山崖洞、树林及农家土蜂之中,土蜂酿百花之蜜,是大自然的精华所在。土蜂蜜每年割蜜1—2次,酿蜜时间长,蜜的浓度高、品位好、香味浓、甜度纯、营养全面,保健功能极佳。《神农本草经》把土蜂蜜列为蜂蜜之上品。土蜂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