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行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行寺塔位于市区丹阳西路。 传说上古时期,汝州一代有蛟龙作祟,水患难与共严重。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把蛟捉住后为使蛟龙不再作祟危害百姓,便挖一口深井,将其囚于其中,井上又建宝塔一座,使其永远不得出世,法行寺塔即是传说中的“镇妖塔”。 法行寺最具观赏价……[详细] |
汝州文庙(汝州学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汝州文庙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区中部。创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现建筑多为清代重建。 汝州文庙(学宫)又称黉学,是古时童生、秀才们学习、聚会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正德汝州志》记载:汝州学宫学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详细] |
李楼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夏 李楼遗址位于汝州市杨楼乡李楼村西北200米,东距市区约23公里,北距汝河约1公里。遗址附近村民称该地为柏树圪。原为圆形土台,现在为略高于周围地面的长方形坡地,东西宽670米,南北长660米。 目前,遗址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共……[详细] |
煤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夏 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煤山公园内,洗耳河西岸台地上。整个遗址呈立状,高出周围约4米,东西直径220米,南北直径230米,文化层厚度约4米。地势北高南低。断崖上袋形、敞口灰坑多见,文化堆积层次明显,地表还散存有大量的龙山、二里头以及……[详细] |
严和店汝瓷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 严和店汝瓷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城南蟒川乡严和店村北。北距城区7.5公里。自然地势北高南低,北部、西部依山坡岭;南部临蟒川河。是宋代时期汝瓷的古窑址之一。产品多为民窑,有少数类官窑产品·是研究汝民瓷向汝官瓷转化的重要证据之一。通过发掘可……[详细] |
罗圈冰碛地层是蒋姑山地质公园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平顶山汝州市蟒川乡罗圈村,是世界四大冰川遗址之一,属元古代震旦系,为地质学中一个独立的地层单元。罗圈冰碛地层厚度大,总厚度达306米,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公里,出露较完整。岩性可分为3个层段:其下部为淡黄、灰黄色厚层状泥钙质胶结的冰碛砾岩,中……[详细] |
汝瓷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汝州市汝瓷博物馆位于汝州市文庙院内,1983年在此筹建, 1985年12月由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安金槐先生剪彩开馆。主要负责全市的文物征集、收藏、陈列、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集汝瓷收藏、研究、陈列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汝瓷博物馆现有……[详细] |
中山寨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7.5公里的纸坊乡中山寨村及周围,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面积75万平方米。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丘形,中心部分高出地面约5米。纸坊乡中山寨村就位于遗址中心。村旁渠边断崖上的袋形灰坑,夹杂着大量红陶片、黑陶片……[详细] |
中国碧城世界地质公园陈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陈峭村,是大自然的厚赠,有瑰丽的日出、云海、星空,有磅礴的峭石、岩洞、峡谷,还有千年遗存的街巷、廊桥、民俗。然而,这里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开山辟道、修葺民居,建游客集散中心、……[详细] |
白鳝身体细长如蛇形,体长最大可达1.3米,前端圆柱形,自肛门后渐侧扁,尾部细小,头尖长。吻钝圆,稍扁平;口大,端位;上下颌及犁骨均具尖细的齿;唇厚,为肉质;前鼻孔近吻端,短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方,不呈管状;眼中等大小;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左右分离。侧线发达而完全、鳞细而长,隐蔽于表皮……[详细] |
始兴沙梨,是历史传统特产,曾驰名全省和港澳地区,是岭南佳果之一。始兴沙梨,果大肥壮,色泽鲜亮,皮层软薄,蜜汁浓厚,味道清馨,肉厚嫩脆,梨核细小,闻之清香扑鼻,食之鲜甜爽口。产区集中在狮石下、天子地、车头坪等地。所产沙梨,品种多,有香梨、蜜梨、红梨、青梨、麻梨等,以香梨最佳,其次是蜜梨,大宗……[详细] |
茅岩河九天洞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九天洞位于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城17公里的利福塔乡,距市区70公里,距武陵源62公里,因洞内有九个自然天窗九天洞而得名,总面积250公顷,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溶洞之最,比号称世界第一的利川溶洞大三倍。九天洞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整座洞穴分上、中、下三……[详细] |
翅果油树 翅果油树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神奇树种,分布于北纬35°—38°之间。此区域多有神秘的自然生命现象发生如天体0、尼斯湖怪及西峡恐龙等。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存于中国吕梁山一带,尤以山西乡宁最为集中,素有“中国珍稀、世界唯一”的美誉。人民日报曾称其为“神奇的国宝”。翅果油树具有奇特的生命力……[详细] |
万佛堂石窟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西北9公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 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石窟群。可分为东、西二区,西区有9窟,东区有7窟。西区的9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3窟、下层6窟。其中第五窟内刻有北魏太和二……[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