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鸿英(1870—1938) 又名沈亚英,字冠南。鹿寨人。泥水匠出身。曾充绿林头目。清宣统三年(1911)受同盟会柳州支部联络,编为民军,历任管带、督带。1913年投靠陆荣廷拥护袁世凯,历任帮统、统领。1916年先后任护国军第三军司令、钦廉镇守使。1918年在广东督军莫荣新部,任第三军总司……[详细] |
|
郑炳基(1886~1951),字德昭。寨沙镇人。少年时入私塾读书,14岁丧父。后靠叔父资助考入桂林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时留校任教。 郑炳基热爱教育事业,看到家乡人材缺乏,便辞去在桂林的教职回到寨沙镇,先后任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长等职务。 民国10年(1921年)下半年,开办榴江县立初级……[详细] |
|
林秀山(1899~1951),城关乡二兴村人。 5岁时父母双亡, 与其兄林燕山依靠叔父抚养。林秀山没有开蒙读书,又不听管教,遂变成一顽童。12岁时其叔父忍无可忍,将其赶出家门,从此流浪鹿寨、雒容、柳州一带。 民国3年(1914年) ,因持刀拦路行凶抢劫,案发潜逃柳州,投入沈鸿英部,充当……[详细] |
|
刘鹏志(1906~1982),乳名引生。中渡镇人。贫苦家庭出身。 刘鹏志幼年丧父,但极聪慧。民国7年(1918年) 12岁起先后从白少廷,王最利学桂剧,生、丑、净、旦无一不通,戏路宽广,对桂剧《三气周瑜》、《萱洪铁牢》、《杨滚教枪》等折子戏表演可称炉火纯青;司鼓操琴,亦能得心应手。 刘……[详细] |
|
八珍焖薯粉 焖薯粉又称“焖蛋”,是平潭民间传统佳肴,堪称一绝。采用精白薯粉搅成糊状,放在油锅里煸炒,再加入虾仁、咸肉丁、蟹肉、蟹黄、酥花生片、梅犁(荸荠)、丁、鱼丁、黄花菜、紫菜、葱花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水搅炒成胶状即成,色晶莹如玛瑙。因荤素搭配得当,爽滑嫩软,十分可口。……[详细] |
|
阳东双肩玉荷包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双肩玉荷包”荔枝是阳东县塘坪镇北甘村种植历史悠久的地方优良品种。据考证尚存的母树树龄达700多年,目前该品种在阳江市种植面积已达48万亩。 二、该品种具有如下特征和特性: 1、 果肉厚,晶莹透明,肉脆、味清甜、糖酸比例……[详细]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察哈尔蒙古毛植是察哈尔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它使用动物皮毛中的锋毛,在传统的大经纬纱网上一根根栽织出各种动物图案,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原生状态及蒙古民族的工艺特性,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被誉为“平面标本”。……[详细] |
|
阜阳白山羊,属淮北白山羊品系,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产仔多、 繁殖快、出栏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白山羊板皮具有组织细密,分层 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 很高的声誉,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客商的热门货。阜阳市广大农民历来有养羊的习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养羊虽……[详细] |
|
吉堆吐蕃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堆吐蕃墓群分布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洛扎镇吉堆村委会所在地南侧的半山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从其形制、结构上看,是一处典型的吐蕃时代墓地。整个墓群共有66座墓葬(其中2012年9月新发现18座),大小不一,有的墓大而层厚,每级间垫有圆木或垫有白玛草(……[详细] |
|
仙峰羊 仙峰羊是当地苗族饲养的传统肉羊,个小肉嫩,仙峰羊主要有两种吃法:烤全羊和清炖黄羊,清炖黄羊与别处不一样,汤中加鲜鱼同羊肉一起炖,佐以本地出产的一年四季均有供应的新鲜萝卜,味道鲜美。……[详细] |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