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番禺区人物

番禺区人物

李朝华 (1958.2—) 女,广东番禺人。擅长油画。1978年入上海戏剧学院油画进修班,1984年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现任油画系 副教授。作品《栖》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正午》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静物》参 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昨日的风》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夜……[详细]
徐绍启木(1879~1948)  徐绍启木,字信符,以字行世,祖籍浙江钱塘,父亲徐守初游幕于粤,遂定籍番禺,出生于广东英德县。其后迁至广州守居。清光绪十四年(1888),父亲去世,其时他年仅10岁,由此家境贫困,靠母王氏维持生活。  徐少年时刻苦读书,晓通六经,博识文史。光绪二十三年(18……[详细]
郑洪年(1876~1958)  郑洪年,字韶觉,广东番禺人。幼年父母双亡,由潘姓表亲抚养成人。早年受业于康有为门下,后就读于广雅书院,毕业于两江法政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办暨南学堂,专门招收华侨学生。这是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郑被任命为第一任堂长。宣统……[详细]
陈之迈(1908~1978)  陈之迈,广东番禺人,生于天津。是岭南名儒陈澧曾孙。民国17年(1928)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赴美国攻读历史与政治,翌年获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文学士学位。民国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翌年加入以胡适为首的独立评论社,协助编印……[详细]
何贤(1908~1983)  何贤,原名相贤,广东番禺人。父名澄溪,胞兄何添。少时家境清贫,只读了三年私塾,13岁就到广州沙基一间油粮店做“后生”(小工),两年后转到顺德县陈村“福源号”当掌柜,料理油粮生意。不久,复到广州西荣巷设“鸿记”从事外币、黄金的报价工作。19岁时与朋友何善衡等人合……[详细]
黄荫普(1900~1986)  黄荫普,字雨亭,广东番禺人,出生于广州。黄从小就喜爱读书、藏书。民国3年(1914),获广东省政府保送北京清华学堂读书。就学期间,经常去听梁启超有关国学研究的讲授。民国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以官费生资格被保送到英国和美国留学。其间,常到各大学图书馆阅……[详细]
徐广泽(1916~1989),广东省番禺县人。在马来亚出生,幼年回国读书。1937年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马来亚从事橡胶栽培与育种研究。1946年回国,在中山大学任教。1950年、1951年2次参加广东省调查组到海南进行橡胶种植业考察。1954年为开创我国自己的橡胶育种工作,主动要求调来……[详细]
陈延祚(1911-1971)  广东番禺县人。1935年广东中山大学桥隧系毕业,历任工程师、工务段长、工程科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桥梁主任、施工处长。1954年回国后,任施工处长、新管处长、技术副师长等职。曾获朝鲜民主共和国三级金日成国旗勋章一枚、二级军功章二枚。  来源:中华人……[详细]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俗称仕峰厝,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厅二厢房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1938年1月,开展三年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整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此。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在此居住期间,亲自指导了闽西……[详细]
黑莓  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其果实为聚合果类小浆果。黑莓是1986年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所从美国引进栽培的。以黑莓鲜果或黑莓单体冷冻鲜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黑莓鲜果汁,保持天然的玫瑰红色,清新高雅、品位独特、营养丰富。  黑莓中含糖;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酒石酸、草酰乙酸、乳……[详细]
格登曲廓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日喀则南木林县境内,距县城1公里,海拔3800米。系噶玛噶举红帽系主寺,五世0-执政时期,改教为格鲁派,寺名随之改为“格登曲廓林”寺(意为格登讲经院),是13座换教寺之一。有大经堂和6个殿堂,大经堂供有释迦牟尼和第三任堪布洛桑土登塑像等,还有米拉日巴曾用过……[详细]
孙蔚如旧居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蔚如旧居位于灞桥街道豁口村三组。孙蔚如(1894-1979),灞桥区豁口村人,曾任国民党三十八军军长,陕西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民革陕西省主任,陕西省副省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等职。旧居建于1927年,有南北两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门房……[详细]
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金田起义前桂平紫荆山曾经发生一件关系太平天国前途命运的大事。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冯云山在紫荆山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时突然被捕入狱,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浮动,组织涣……[详细]
上虞盖北野藤葡萄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上虞区盖北野藤葡萄休闲观光园(盖北野藤葡萄公园)景区于2012年6月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整个园区是“农业生态园+葡萄文化欣赏+采摘休闲+特色餐饮”等多种旅游元素和形态全新组合的经营模式。园区共有40余家规范的合作社目前,全镇已有专……[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