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珍 (1947—)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花垣县人,女,苗族,1947年10月出生在湘西花垣县苗寨一个农民家庭。1954年9月入校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务农。1964年8月参加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分配到花垣县委组织部工作。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详细] |
石邦智 (1919—)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湖南省花垣县人, 曾用名田老保,苗族,1919年9月出生于花垣县花洞镇茶园坪村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以砍柴、放牛、种田谋生。1934年7月在湘西龙山参加红军,参加了开辟湘鄂川黔革0据地的斗争。1935年11月随红二六军团……[详细] |
吴运昌 (1936-)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湖南省花垣县人,苗族,1936年9月出生。1956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花垣县小学、中学教书,其间曾入吉首大学数学科学习一年。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起,历任花垣县县委办干事、区委秘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66年3月任……[详细] |
刘代娥,女,1955年12月14日出生。1981年至1985年刘代娥应聘在湘西州花垣县民族织锦厂带徒授艺,先后授艺徒20多名。1987年3月应聘在张家界市担任工艺技术指导,传授艺徒10多名。1987年4月至1990年回村创办“龙山县捞车河土家织锦厂”,员工达16O多人,其中经她口传心授的织……[详细] |
石三冬苗族绺巾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石三冬1947年12月出生,苗族,小学文化,家住花垣县排碧乡板栗村,12岁小学毕业就拜师石巴同学艺。他师傅是苗族绺巾舞世家,也是苗族巴代第八代传承人。由于石三冬从小受过磨练,所以学习苗族绺巾舞能吃苦。在学习绺巾舞当中,还要……[详细] |
石菊香苗族花带技艺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石菊香,女,苗族,1947年3月出生,湖南省花垣县麻栗场镇沙科村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农民,第五届花垣县政协委员。 石菊香织花带的精湛技艺在十里八乡苗寨非常的出名,她编织的苗族花带群众喜欢,商家看好,大有市场。她织苗……[详细] |
石成业(苗戏)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石成业,湖南湘西花垣县麻栗场镇老寨村人,男,1918年生。九十岁时的石老仍对苗戏满腔热忱,不断创作苗戏剧目,还经常登台演出,常常一家祖孙三代同台。中青年苗戏演员有石光炎、石水清、石美玉。吉首寨阳有杨昌礼,秧代昌、杨玉珍、秧代元……[详细] |
张艳(民族歌谣)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张艳,女,苗族,生于1968年7月26日,现年44岁,花垣县麻栗场镇登高村四组人,她面目清秀,与人和善,独钟歌情29载,倍受苗民敬重,是花垣县苗歌协会早期加盟的会员。 张艳娘家所在地补屯,是花垣苗歌流行最盛的董马库乡,早在……[详细] |
石仕贞(苗族武术传承人)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石仕贞,男,苗族,1928年生,著名苗族武术家,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人,苗族蚩尤拳传承人。 石仕贞从小酷爱苗族武术,三岁半时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孤苦零丁,常受人欺零。十岁起就承担家务,白天打柴割草,放牛、放羊。……[详细] |
麻浩(1965—)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农业科学家。苗族,湖南花垣县人。1985年于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同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回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统计局工作。1992年调入湖南农业大学,1996年在职攻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详细] |
吴廷桢(1924—)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兰州大学教授。苗族,湖南花垣县人。1951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5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西北师大马列教研室主任、历史系主任等。有各类学术著作400余万字,主要编著有《西北史研究》、……[详细] |
龙应忠(1953—)著名林业应用科学家。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苗族,湖南花垣县人,1978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林木无性系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林业科技》杂志主编,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详细] |
严道故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严道故城——位于县南车冈山(长烟岗)北端之大田坝。“山岩作墙坝作城”,面积两万多亩。秦灭楚(前222年)、徙楚严王之族居此,封秦将樗里疾为严君管理严王之族,汉初(前206年)开置严道县,辖荥经河、车冈河(炳灵河)流域,北至青衣江,南至大相岭分水岭。(公元593年……[详细] |
修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位于安阳西北35公里处的清凉山村西侧,始建于北魏年间,因寺院内有一座形制独特的唐塔而闻名。整个寺院布局坐北朝南,有三重院落,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佛殿、二佛殿及铁瓦殿,四座大殿排列得错落有致。 唐塔就在天王殿与铁瓦殿之间,是一座四方型是单檐亭阁砖……[详细] |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巴文化也被称为巫文化,一谈到巫一般人就想到跳丧,“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就是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详细] |
扑鸡沟位于宝兴县城西北的永富乡境内,距县城34公里,扑鸡沟沟口至夹林局管护站10公里。扑鸡沟地处二郎山—夹金山脉东坡,背接甘孜康定,素有“华西雨屏”之称。沟内常年云雾缭绕,山高林密,珍稀动物如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珍稀动物常出没于此,自古罕有人迹。扑鸡沟方圆100多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河谷……[详细] |
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 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