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位于千家峒峒口穿岩山顶。在那里,能让我们感受到700年前那场浴血奋战的激烈。穿岩山上,放眼狼牙犬齿,延绵数里。在山崖之间,石墙把千家峒峒口围得固若金汤。从整体上看,砌墙的石头,没有任何加工的痕迹。一看便知,是千家峒的瑶胞在道州官兵来围剿的千钧一发之际匆匆修筑起来的。这就是保护千户瑶胞……[详细] |
永州古战场位于江永县千家峒峒口穿岩山顶。在那里,能让我们感受到700年前那场浴血奋战的激烈。穿岩山上,放眼狼牙犬齿,延绵数里。在山崖之间,石墙把千家峒峒口围得固若金汤。从整体上看,砌墙的石头,没有任何加工的痕迹。一看便知,是千家峒的瑶胞在道州官兵来围剿的千钧一发之际匆匆修筑起来的。这就是保……[详细] |
江永一中红军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永一中红军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第一中学校园内。 1934年11月,红八、九军团长征经过永明(今江永)。27日,红八军团一部宿营在城郊的关帝庙和龙母庙(今江永一中校园)。当时红军极为重视革命思想宣传工作,红军总政治部在《在新的环境下的……[详细] |
文昌阁位于谢沐河下游的村口,紧邻步瀛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历史上其东侧曾建有廉溪书院,现只留存一栋建筑物。文昌阁面宽、进深均为10.5米,一、二层青砖砌筑,高9米,开小式窗;三、四楼为全木结构,抬梁做工考究,童柱所骑驼峰均采用莲花瓣座,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屋面为青瓦歇屋顶,斗拱飞檐……[详细] |
步瀛桥位于谢沐河下游西南村口,为上甘棠村的主要出入口。据月陂亭摩崖石刻和村内碑刻记载,该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历经宋绍兴五年(1135年)、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及清乾隆年间“重修”或“大修”。为三孔石拱桥,现残存长30米,宽4.6米,跨度9.5米,……[详细] |
寿萱亭位于文昌阁西南500米处,为古驿道的凉亭,系清代晚期奉政大夫周际隆为其母受诰封“五品宜人”修建。凉亭立于旷野田问,尤显古朴庄重。石木结构,亭内两边布置条石长凳供路人歇息,并嵌石碑二方,左边碑刻为《慈悲佛母他字歌并序》,全文533字,有81个“他”字,是周氏族人为人处世之道理。 (暂……[详细] |
寿隆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隆桥又名汉寿桥。俗称板凳桥。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东北隅0.5公里永(明)恭(城)古驿道(潇贺古驿道)上。青石平桥。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八年(1472)重修。桥长约30米,由双面平梁和单面平梁两部分组成,先西南后折南北横跨沐水。双面平梁桥为三墩四孔,墩系……[详细] |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城南35公里的桃川镇石枧村雄山上。处于一马平川、以肥沃土地扬名的“桃川峒”南缘。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4……[详细] |
鸳鸯面其实就是苦槠面。苦槠美称鸳鸯果,有两种,一种果实略呈椭圆形,有涩味,其树为灌木;一种果实略呈圆形,有苦味,其树为乔木。鸳鸯面呈咖啡色,入口如米粉胶感觉,韧脆细嫩有独特风味。要食用时,拿干果先煮软……[详细] |
舂木瓜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见得最多的要数木瓜树,竹楼前、篱笆旁都会栽种着成排的木瓜树,不仅可以起到绿化美化庭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制作傣家风味美食“舂木瓜”的首选原料。 舂木瓜是一种美味菜肴。制作舂木瓜有两道工序。做法是先把木瓜剁成丝,然后把新鲜辣椒、西红柿、柠檬、盐、糖、味精……[详细] |
沧浪海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江口沧浪海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沧浪海旅游区位于中国水都———湖北省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中西部地区水上旅游新门户,鄂西北最具特色的旅游集休闲、度假、会议、商业、娱乐、餐饮、生态居住、养生等功能于一体……[详细] |
做法:蒸法 特色:状如牡丹,鲜美利口。 材料:熟肉250克,瘦猪肉100克,精面粉500克,笋丁125克,虾子3O克,蛋清5个,酱油50克,湿淀粉10克,芝麻油100克,料酒10克,味精、精盐各少许,熟猪油75克。……[详细] |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原称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至1905年,延续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河大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走进河南大学,一座座掩映于翠绿中的近代建筑群,青砖绿瓦,飞檐走兽,雕梁画栋,一……[详细] |
酥香茄是人们最喜爱的一道美食,它的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各大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做法简单易懂: 1、将新鲜的茄子购回家用清水洗干静,即可做。 2、把茄子切成薄片放在盆中 3、在盆中加入淀粉面,食用盐、鸡蛋等调好即可。 4、把……[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