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瑶族

瑶族

唐德亮 (1958~)  笔名方野、方原。瑶族。广东连山人。中共党员。1981年中师毕业,1985年韶关教育学院毕业。历任中小学教师及教育局干部、记者,现为清远日报社副总。广东省作协理事,省现代作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鲁研会理事,清远市作协主席。1978年开始发……[详细]
龙三公,瑶族,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寨人。  少年时期,学习“瑶经”5年,由于聪明好学,深得道教传道师的喜爱,被选为衣钵传徒。成年后,成为三排寨“先生公”。当时,道教在八排瑶族社会中占居思想统治地位,“先生公”既是“禳神驱鬼”的代言人,又是瑶族社会文化、教育的传播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位尊……[详细]
李 涛  (1905-1970)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委技术部部长兼政治委员。  湖南省汝城县人,瑶族,1905年9月8日出生于汝城县延寿乡新坡村一个耕读世家。曾就读于汝城县模范小学、濂溪高小、湖南省郴州第七联合中学。1926年初,在郴州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受郴县……[详细]
盘贡兴 瑶族还盘王愿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盘贡兴从16岁跟随李丙荣——李降一郎学师拜艺,后来一直从事“调盘王”即瑶族“奏堂”一事共有200多场次,文革期间直到1986年中断了一段时间。从1986年10月经资兴碑记乡茶坪瑶族村相请在盘王庙“调王”七天七夜。而后由……[详细]
何孟雄  (1898—193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共北京地委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898年6月2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塾师家庭。9岁起就读何氏家学、梅岗书院。1914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17年春又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曾多次聆听杨昌济讲课,并与毛……[详细]
向行钢 茶山号子   向行钢,男,瑶族,1969年9月14日出生,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苏木溪村二组人,农民,小学文化。1982年,毕业后在家帮助父母务农,扎根在这偏远的瑶乡,从事体力劳动为生。受父辈们影响,自懂事以来就开始学唱瑶乡绝技茶山号子、山歌等,由于天生好嗓子,又得其父向仪其嫡传,后……[详细]
米庆松(茶山号子)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我是米庆松,55年风雨,生于大瑶山,长于大瑶山。扎根于大瑶山,有如瑶山的青松,系着瑶山的情与魂。国家在发展,民族在兴旺,部门在重视,瑶民在期待,我将责无旁贷、义不反顾,传承发扬,使这古老民间艺术“瑰宝”——茶山号子,更加璀……[详细]
李波 (1945~2006)  瑶族。湖南新宁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湖南新宁县第一中学。同年应征入伍,历任青海205部队班长,湖南新宁县委小车司机、县文化馆长、县文联主席,新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政协副主席,邵阳市作协常务理事,新宁县作协名誉主席,中国瑶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通……[详细]
雷再浩(?-1847)  瑶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湖南新宁人。瑶族。贫苦农民出身。曾与汉人李世德等参加反清秘密结社青莲教,组成棒棒会。在湘桂边界开展反对汉族地主、官吏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汉、瑶农民纷纷加入。1847年10月,在新宁黄背峒聚众起义,后率义军到广西全州与李世德的起义军会合,占领全州咸……[详细]
戴碧生(呜哇山歌)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戴碧生,男,瑶族,1949年12月出生,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四组人。6岁开始读书。 11岁开始学唱呜哇山歌,至今已有48年技艺历史,会唱山歌近2000余首。起先在本地唱山歌为村民干活加油鼓劲,后因名气渐大,和……[详细]
奉雪妹,女, 1959.4出生,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瑶族乡万贯村人,现年53岁。奉雪妹自八岁起师从母亲学习挑花技艺,因天资聪慧,且对花瑶挑花格外钟爱,不到一年就能挑出精美的挑花裙正品。到十一、二岁时已是方圆村寨里小有名气的挑花能手。十五、六岁时,开始义务辅导村里村外的花瑶姐妹们学习挑花技艺,……[详细]
秦刚八峒瑶族跳鼓坛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秦刚,男,1972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新宁县黄金瑶族乡黄茶村三组,1980—1986年就读于黄金瑶族乡黄茶村小学,1986—1989年在黄金瑶族乡中学初中毕业,1989—1990年在新宁县麻林七中高中毕业。8岁开始跟随师傅……[详细]
陈世达(呜哇山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世达,男,瑶族,1940年出生,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村人,小学文化。15岁加入共青团组织,1954年起,负责村里财务工作, 1985年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休。  8岁开始学唱呜哇山歌。2001年加入虎形山民俗表演队。……[详细]
李启汉(1898~1927年)   李启汉,乳名志生,又名森,字仙槎,湖南江华码头镇人。民国9年(1920年)夏来上海,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8月,参与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建及外国语学社的筹备工作。是年秋,李在小沙渡槟榔路锦绣里创办工人半日学校,在此基础上,12月成立工人游艺会,以多种形式……[详细]
江 华  (1907-1999)   中共中央委员,中央顾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湖南省江华县(今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原名虞上聪,瑶族, 1907年8月1日出生于江华县大石桥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95年秋考入衡阳省立三师,并加入中国共青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衡……[详细]
陈为人  (1899-1937)   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中央文库保管负责人。  湖南省江华县(今江华瑶族自治县)人,1899年9月26日生于江华县一个贫农家庭。1918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积极参加湘南学生联合会的反帝爱国斗争,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为了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到上海,……[详细]
邓有志  (1931-2006)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江华县人,瑶族,1931年3月出生于江华县毛江乡杉木村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入本村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回家务农。1951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任乡民兵指导员。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人湖南省团校学习。结业后担任……[详细]
赵明华,男,瑶族,生于1943年5月2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文明村人。自幼跟随李根普学艺,属江华瑶族长鼓舞第五代传人。1985年,30周年县庆和首届盘王节师徙同台表演桌上长鼓舞,获地区“热忱献技艺,舞风传后人”荣誉奖。1986年参加县里组织的首届民族民间赛歌会获优秀歌手称号。1988年参……[详细]
郑德宏盘王大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郑德宏,1930年10月生,男,瑶族,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桐冲口村人,自小随曾祖父、祖父到各地参加举行瑶族的各种民俗传统活动,耳闻目睹并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得到曾祖父、祖父的真传,还得到了其他的瑶族民间艺人的指导和传教,很快掌……[详细]
盘财益·串春珠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盘财益,男,瑶族,1928年10月生,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田冲村人,江华瑶族原生态舞蹈《串春珠》第24代传人。自幼跟随师傅盘财佑学习瑶族民间舞蹈。特别精通原生态舞蹈《串春珠》技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日……[详细]
赵庚妹盘王大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957年9月——1961年,在江华樟木口小学读书。  1962年9月——1964年,在江华湘江乡完小读书。  1965年9月——1973年2月,在江华民族歌舞团工作。  1973年3月——1984年7月,在江华文化馆工作。……[详细]
孝穆纪皇后,明宪宗妃,明孝宗生母,瑶族,1451年生于广西贺州(一说广东连山),因曾封淑妃,故称“纪淑妃”。本为蛮族土官的女儿,明宪宗征讨蛮族,1466年纪氏与其他女子一同被俘虏后入了宫廷。  纪淑妃原名李唐妹,瑶族,自幼父母双亡,幼年被广西贺县(今贺州)桂岭一亲戚所收养。成化二年被明军“……[详细]
唐玉文 (1954~)  笔名腾龙刀客 。瑶族。广西富川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中央党校政法本科班。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师,县文化局秘书,县政协委员,现任富川县文联主席,贺州市作协副主席。二级编剧。中国剧协、民协会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详细]
李光华(1904—1983) ,出生于富川县劳溪山北卡一个瑶族贫苦农家。兄妹5人,随父租山主土地种树。 16岁搬到恭城势江源桃溪河反漕界高寒山寨垦荒, 他体力超人,挑担不离200斤,专门打了一把8斤4两重的锄头开山挖地,曾在桃溪河5个山冲岭头种上数万株棕、桐、杉树和满山楠竹。  解放后,李……[详细]
唐富八(?~1277),字义保,浑名唐徕子,族人尊之为唐相公,朝东抵源人,南宋末富川瑶族首领,今新华乡唐姓瑶民始祖。富八体态魁梧,精通武艺,勇冠一方,且悉心尽力为民办事,深得本族人民拥戴,被推为瑶民首领。端宗末期,元军陷临安,广西大部分州县亦被元占领。赵宋将相文天祥、张世杰、陈宜中布檄广西……[详细]
唐开旺(1867~1937),又名必旺,浑名太龙师傅,瑶族,新华乡东子山村人。世代务农,从小继承祖传农用灌溉用具水车的制作,技艺出众,他制作的水车以用力小,上水量大、工艺精巧而倍受群众青睐,开旺也因此驰名方圆百里。  新华瑶族使用的农用水车,其主要部件由蓄水槽、大小水车轮、提水装置、带动装……[详细]
任天玉(1889~1963),又名毓玉,瑶族,新华乡大井村人。他从小酷爱研习瑶族传统民间艺术,喜爱跳芦笙长鼓舞,吹得一手好芦笙。年轻时经常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上瑶胞击鼓跳舞。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村上成立了一支训练有素,有一定艺术水平的业余芦笙长鼓舞蹈队。每逢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盘王节”及其……[详细]
刘友林(1912~1988),原名李有林,瑶族,祖籍古城乡山田村公所茶源村人。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  刘友林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父亲李苟卿常年给地主打长工。他从3岁起就跟随奶奶四处乞讨为生, 8岁时母亲改嫁,生活极端贫困,迫于生计,过继给……[详细]
麻油酱萝卜是中国菜系东北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麻油酱萝卜以萝卜为主要材料,烹饪以酱菜为主,口感脆嫩,麻油香味浓厚。烹制方法:1、将白萝卜洗净改刀半型片(一刀虚,一刀实)然后用盐腌15分钟,取出将萝卜水分挤干;2、用酱油、大料、白糖、醋、鸡精调好汁,放入挤干的萝卜片加麻油略拌即可食用,……[详细]
金沙湾子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金沙县辣椒种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全县各乡镇都有种植,以湾子辣椒的品质较好而远近闻名。近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以“促产业、塑品牌、富群众、兴财政”的思路和目标,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列为“十……[详细]
王家屏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屏墓位于山阴县西南15公里的泥河乡河阳堡村南,是明代著名政治家王家屏之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屏墓占地10168平方米,规模宏大,地面享堂犹存,有石人、石羊、石马等仪仗及碑石10通,碑文大部分为圣旨加封等内容,现已破坏严重。  山西朔州市……[详细]
东北白皮蒜,白皮,头3-5.5cm,属于小瓣蒜,味道辛辣浓于其他蒜种,常年供应干蒜,干大蒜可以育蒜苗、出口、加工、做种子,在每年7-10月份供应想大蒜,可以食用、腌制咸蒜、糖醋蒜等,此时供应数量大,货源充足,价格低廉,欢迎选购。……[详细]
武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时代:战国至汉、隋唐  1959年文物普查发现,城址暴露遗物十分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度1—3米以上,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豆把、罐口沿、绳纹、交错绳纹、旋纹陶器残片和泥质灰陶方格纹瓦片、酱釉瓷碗等。  在钩七庙址底部断面,采集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灰陶布纹筒瓦一件,……[详细]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