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翔 (1964~) 原名赵卫平,笔名空空。白族。贵州纳雍人。1986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同年分配至纳雍一中任教。1990年调入纳雍县文化馆工作至今。历任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酒杯里苍凉的倒影》。组诗《乡村纪事》……[详细] |
|
谌贻琴,女,白族,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 1977年03月至1978年04月,贵州省织金县供销知青队知青、任团支部书记; 1978年04月至1982年01月,贵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 1……[详细] |
|
刘一平 (1957~) 白族。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1974—1979年在保山地区施甸县老麦公社当小学教师。1983年任红河州委党校教师。1983年以后历任人民公社副主任,区委副书记,红河州委组织部青干科干事,红河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泸西县委书记,红河州人民政府……[详细] |
|
段思平 大理国缔造者 (公元893—944年)。大理喜睑(今喜洲)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其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为段宝龙。思平因为累积军功而升任为大义宁通海节度使。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干贞之弟杨诏谮思平有帝王之相,干贞于是追杀思平。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友好,派人接思平,思平之弟思良和军师……[详细] |
|
丁光洪 (1943~) 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自学考试)。1962年入伍,历任昆明军区炮兵宣传科干事,军区政治部报社、政治部干事、创作员,军区司令部参谋,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技术四级(正军),文职二级(文职少将)。1965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
|
李治中 (1943~) 笔名凝溪。白族。云南大理人。1961年毕业于昆明市美术学校。现任《边疆文学》副编审。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寓言集《猴子的舞蹈》、《猫头鹰的疑问》(合作)、《无药的药方》、《军犬立功》……[详细] |
|
杨义龙 (1971~) 笔名一苇。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1989—1999年在云南洱源任中小学教师。1999—2004年任报纸、外宣办干部。2004年至今任大理文化杂志社、副社长,大理州作协副主席。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详细] |
|
杨苏 (1927~) 白族。云南剑川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历任中共罗惠特区党委副书记,云南滇西人民自卫军一支队政委,中共滇西二委委员,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31团团长兼政委。全国解放后先后任龙陵县委书记,腾冲县委副书记,保山地委、德宏州委宣传部长,云南省文化局副局长,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详细] |
|
欧小牧 (1913~2005) 白族。云南剑川人。民盟成员。1931年后历任云南省报社及民政机关记者、、干部、干事,云南省文联资料研究室主任,专业作家。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白子白女》、《包局长歪传》、《滇云英烈传》,专著《陆游年谱》、《爱国诗人陆游》、《陆游传》,诗……[详细] |
|
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1969年到农村插队务农,1971年起先后在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日报》、大理州文联工作,现任大理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主席,《大理文化》常务副主编,副编审。云南省文联委员,省作协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秋天的湖》……[详细] |
|
朱苦拉村位于楚雄、大理、丽江三个州市的交界地,是宾川县平川镇渔泡江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朱苦拉”彝语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老百姓称进入朱苦拉的路有“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详细] |
|
海勃湾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海市东北部,辖6个街道(滨河、新华街、新华西街、凤凰岭街、海北街、卡布其)和1个镇(千里山)。 团结新村以瓜果蔬菜特色产业为主。近年来,团结新村以产业为龙头,积极引进一批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进驻团结新村,同时大力引导建立合作组织,利用“公司……[详细] |
|
岗山风景区坐落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南口前车站3.5公里,距沈吉高速公路南口前出口仅500米。景区占地面积7000亩,主峰海拔574米,森林覆盖率达98%。 2015年,岗山成功举办了“相约花海,携手1+1”婚纱秀和首届清原岗山生态户外旅游节等大型……[详细] |
|
叶氏建筑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门源是叶氏祖居之地,又因位处山区,遭受-较少,整个村的建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的特征,尤以村东的叶氏建筑群因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宏大严谨的建筑结构而为文博部门所重视,也吸引着人们前来游览瞻仰。该建筑群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由村内首宣叶……[详细] |
|
马山芋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马山地区和太湖沿岸一带。以产量高、品质好、软糯细腻、香甜适口而享有盛名。马山芋头的维生素和矿物含量较高,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药用价值。中秋时分,家人团聚,亲友往还,品尝桂花糖芋头,是欢度佳节的传统习俗。( 无锡)……[详细] |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