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锦熙(1890年2月2日—1978年3月27日),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语言文字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监事。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黎锦熙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其祖父黎世缓宦游两粤……[详细] |
|
陈仙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3年3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籍贯湖南湘潭。1982年毕业于宜春学院物理系,1989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超导和关联电子体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型超导体,涵盖铜氧化合物、铁基和有机超导体等体……[详细] |
|
彭先觉,彭先觉(1941.9.16- )原子核物理学专家。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设计,参加了第一代-多种型号和第二代-氢弹次级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提出了多个改……[详细] |
|
江学恭 (1956~) 原名江学工、江小华,笔名华之。维吾尔族。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1981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理论班,大专学历。1972年起在湘潭地区歌舞团工作,历任湘潭地区花鼓剧团编剧,湘潭市文化局创作员,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省委外宣办处长。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详细] |
|
卢冬生 (1908-1945) 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八路军三五八旅旅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8年4月16日出生于湘潭县七都一甲一个贫苦家庭。1926年6月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军北伐,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特务营长陈庚的影响下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详细] |
|
梁鸿钧 (1905-1945)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5年生于湘潭县城郊一贫苦农家。自幼对-现实十分不满,一边流浪做工,一边寻找人生出路。1921年在广西钦州参加桂军,当兵吃粮,试图拿枪杆子为劳苦大众找到生活的前途。受大革命……[详细] |
|
朱东阳 (1933—)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湖南省湘潭县人,1933年11月出生在湘潭县茶恩镇杨溪村。13岁前在家乡读书务农。 1946年因家贫,离开家乡到衡山沙泉等地做小长工。1948年起在衡阳中华时报做勤杂工。 1949年8、9月间,参加过中华时报中共地……[详细] |
|
杨第甫 (1911-2002)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湘潭县人,1911年4月17日生于湘潭县河口镇一个自由职业家庭。就读于长沙广益中学期间,积极参加反日爱国活动,任仇货检查队队长。1933年冬入上海大厦大学学习,开始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1936年暑假回到湖南,组织外地回乡……[详细] |
|
周小舟 (1912—1966)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湘潭县人,原名周怀求,1912年11月11日出生于湘潭县黄荆乡。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8月考入湖南大学预科。1931年8月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1934年底任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总干事。1……[详细] |
|
周伯华 (1948—)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湖南省湘潭人,1948年生。1964年9月入株洲市粉末冶金工校稀有金属冶炼专业学习。 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株洲硬质合金厂工人、车间团支书、厂党委办秘书、厂团委副书记、车间党支部书记,株洲焊接器材厂党委副书……[详细] |
|
乾州九福堂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乾州古城位于吉首市内。古城十里盆地、二水绕州,堪称万荣之地;三陆横陈,状如乾卦,是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城中的九福堂是当地望族杨家的祠堂,建于清代。 九福堂整体建筑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由高大的门楼、戏台、厢房、正殿、天井构成。过了门楼就是戏台,木质结构,翘角……[详细] |
|
第五生产队星湖绿色生态观光园位于通州区台湖镇台湖村南,农业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园区周边有六环路,京沈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通马路等,从天安门到第五生产队驱车只需20分钟。 第五生产队星湖绿色生态观光园,分为5大功能区: 绿色餐厅:面积12000平方米,轻钢结构,种植热带植物,创……[详细] |
|
十八洞村虽然不如凤凰古城那么有名,但它也是湘西地区的一大自然景观,是我国的5A级景区之一,其中包含了四个天然的寨子,据说位于三省交界处,在这里能感受到典型的湘西文化气息,那么十八洞村隶属于湖南省什么地……[详细] |
|
该镇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宜种性广,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全镇常年种植的大批农作物有水稻22000亩杂交稻在90%以上,年产量1200万吨;小麦种植面积10000余亩,年产量300万吨;油菜种植面积4500亩左右,年总产量60万吨;大蒜4500亩,蒜薹产量110万吨,蒜籽230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详细] |
|
高堆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堆遗址 高堆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尧都区刘村镇高堆村西北约150米处 遗址东临汾河,西靠吕梁山,属于吕梁山东麓的山前坡地,地势西高东低,地层断面较多。50年代调查时发现。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2001年春,为了配合大运高速公路建设……[详细] |
|
八百年的好味道——五更炉熏鸡。 明朱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全国各地灾荒连连、人烟稀少,尤以山东等地更甚。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集结到老鸹窝大槐树下迁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有张姓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不得迁往同一地方,于是弟弟改姓刘,并……[详细] |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