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力孜·那孜尔 (1925~) 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毕业于乌鲁木齐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报刊,《新疆日报》组长、维文部主任、副总。新疆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新疆分会主席、名誉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花开时节……[详细] |
马合木提·翟一地 (1932~) 维吾尔族。生于新疆吐鲁番。中共党员。新疆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新疆作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吐鲁番学会会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打开画册的时刻》,编著《维吾尔民歌》……[详细] |
帕塔尔江 (1930~1986) 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师范。历任新疆干校理论班学员,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干事,新疆文联《塔里木》杂志主编,中国作协新疆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民研会新疆分会主席。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详细] |
沙代提汗·买合苏提,女,维吾尔族,1928年10月出生,新疆吐鲁番市人,原乌鲁木齐市二道桥民族用品商场二楼主任。195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7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的沙代提汗·买合苏提,时年29岁。沙代提汗·买合苏提说起几十年前的那段经历……[详细] |
甫拉提·吾守尔,男,维吾尔族,1959年9月出生,新疆吐鲁番市人,现任新疆五月花餐饮文化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9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9年9月荣获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06年初,甫拉提·吾守尔从SOS儿童村领……[详细] |
铁木尔·达瓦买提,男,维吾尔族,1927年6月生,新疆托克逊人,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参加工作,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研究班毕业,大专文化。 1950年至1954年任新疆托克逊县二区三乡乡长、副区长。 1954年至1964年任新疆托克逊县县长,中共托克逊县委第一书记……[详细] |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男,维吾尔族,1962年7月生,新疆鄯善人,2012年6月参加工作,高中文化程度。1969年9月至1979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第二小学、第二中学学生;1979年7月至1980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农民;1980年1月至1991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详细] |
亚森江·萨迪克 (1966~) 笔名超格兰。维吾尔族。新疆莎车人。1986年毕业于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水管专业,200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维语言文学专业,2005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中青年高级研讨班。1986年起在新疆喀什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工作。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详细]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Yusuf Khass Hajib),全名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巴拉萨衮尼。是喀拉汗王朝时期著名维吾尔族诗人。出生于巴拉萨衮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的名门世家,后移居喀什噶尔。 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其著作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其内容涉及……[详细] |
江界河大桥 在瓮安县城以北48公里处的震天洞峡谷,江界河大桥雄跨绝壁对峙的悬崖之上。大桥于1987年动工修建,1995年建成通车,是国家“八五”时期重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第一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江界河大桥为大跨度桁式桥梁,桥长461米,主孔跨径330米,高263米,……[详细] |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陇南市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详细] |
欧亚之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哈尔滨欧亚之窗是继北京“世界公园”,深圳、长沙“世界之窗”之后,在东北地区建成的惟一的以展示欧亚名胜建筑景观为主的多功能园林,于1998年建成开放。它位于哈尔滨市区的西南部,占地31.8公顷,原是一个以生产草坪为主的生产基地,自然地貌覆盖较好的园林。 ……[详细] |
移动支付发明者是马克思。移动支付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我们生活的质量,不限制任何场所地点,只要手机有网络就能进行支付,更加方便快捷,节约时间。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坏处,大家要辩证的看待移动支付的好与坏。一……[详细] |
汨罗市位于美丽的洞庭湖畔,因境内的汨罗江而得名。是中国端午文化的源头、中国龙舟名城,有“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的美誉。二千四百年前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此投江殉国,当地群众即在屈原居……[详细] |
您恐怕没有想到,在中国古代,“枣”是“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米、面同等重要;枣是水果,还是粮食。《战国策》载,苏秦曾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早在2000……[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