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亮夫,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晚号成均老人。1902年4月12日出生于云南省昭通一个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家庭。先后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师从林山腴(思进)、龚向农(道耕)、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等学识宏通的学术大师。 ……[详细] |
王闿运 (1833—1916) 清末经学家,文学家。 湖南湘潭县人。字壬秋,室名湘绮楼,人称湘绮先生,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少孤,为叔父教养。9岁能文。稍长,肄业长沙城南书院。熟读经史,通《尚书》、《毛诗》、《春秋公羊传》及《庄子》、《史记》、《汉书》等。性高旷,不事营利。咸……[详细] |
晏明(1920—2008)原名郭祥照,又名郭灿,字灿之,曾用名林露、林之露、白野等。云梦吴铺汤店村郭家墩人。受其家庭熏陶和影响,从小就酷爱写作,尤其是诗歌和散文。1940年,晏明在重庆创办《诗丛》,自任主编。同时积极参加以郭沫若为首的文艺界进步人士及抗敌文协的各项活动。不久辗转到桂林,任《……[详细] |
谢朏(441~506年),字敬冲,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梁大臣,文学家,东晋太保谢安族孙,西中郎将谢万后人。 幼而聪慧,十岁文章,孝武帝刘彧誉为神童。起家抚军法曹参军,历任太子舍人、中书郎、临川内史。萧道成辅政,引为长史,进侍中,领秘书监,掌管文化典籍、诏令奏议等。萧衍践阼,征……[详细] |
夏原吉(1366—1430)字维喆,祖籍浙江开化,后徙江西德兴。夏原吉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为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曾任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职。明宣德五年病逝后,明宣宗赐他为“太师”,谥“忠靖”。后人赞夏原吉是:“一生清操如冰雪,万世励节似苍松。” 夏原吉……[详细] |
瓦西黑皮冬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西村位于玉皇庙镇西南部,南与济阳县为邻,全村有120户,530口人,25名党员,1200余亩耕地。近年来,该村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目标,以发展黑皮冬瓜为突破口,创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民增收新路子。黑皮冬瓜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产量1……[详细] |
在令人伤感的悲秋,寒冷的严冬,最适合沉浸在一池静谧额度温泉当中了,从古至今,温泉美容、养生、医疗的神奇功效便受到了众多人的追捧,历来只有皇帝将相才能享受这种待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与之结缘,世界著名温……[详细] |
吴挺墓及吴挺碑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挺墓及吴挺碑位于成县城关镇石碑村南100米。全名为“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也称吴王碑。由整块青石雕刻成首、身、座三部分,碑通高4.41米,宽2米,厚0.46米。双螭碑座,长3.1米,宽2.2米,高1.85米。阴、阳两面均有碑文。碑阳额刻二龙图,篆“皇……[详细] |
法华禅庵塔 又名兴慈宝塔,位于明光市横山乡大横山山腰处。《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半山寺又名法华禅庵,塔故而得名。法华禅庵塔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为一座仿木构建筑阁式砖塔。其西南160米处,有一座小塔,俗称“小宝塔”,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详细] |
结婚生育,繁衍后代,此乃人生之大事、喜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渐渐长大成人,主家一般要举行各种仪式,庆贺家庭添丁进口,并祈愿孩子健康成长,成龙成凤。分娩 旧时孕妇临产,家人急速请来接生婆为婴儿接生。接生……[详细] |
明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招文化起源于东晋,鼎盛于南宋,传承于当代,是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武义明招寺又名惠安寺、智觉寺,俗称明招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县史记载,东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曾孙阮孚,赴任广州刺史时,弃官于明招山隐居,晚年又舍宅建惠安寺。该寺至清乾隆年间奉……[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