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1868-1916),字深如,号少房、思任阁主,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庄头镇岳阜村人。 清同治七年(1868)6月28日生。父张德秀,字润轩,经商,以乐善好施闻于乡里。张渊少年时聪明异常,从孝廉高凤冈先生读书。 光绪九年(1883),应童子试,知县王权以张渊学业优异,补为县学生员。不……[详细] |
杜守信(1893~1916)字友梅。陕西兴平人。1911年西安起义后奉命回兴平,促成兴平光复。民国成立后,入保定军官学校。愤恨袁世凯称帝,弃学回陕,同张渊、王绍文、南南轩等密谋讨袁,并赴省西各县发动,计划在兴平东关复豳园举事。因事泄被捕,凛然就义。……[详细] |
胡德明(1878~1916),字子新。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人。以教书为业,潜心研究历史,关心国事。1913年加入平民会,在本县农村宣传革命。1916年组织乡民反袁起义,后事泄被捕,押解省城西安后被杀害。……[详细] |
张镇方(?~1916),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人。因家贫,从未进过校门,曾在礼泉县五峰山牧场为人放羊。后与民党人士接触,于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从事秘密活动,曾联络千余人共谋反袁。事发被捕,倍受酷刑,仍痛斥袁贼,在西安遇难。……[详细] |
王绍文(?~1916),名弘虞。陕西长安人。陕西高等学堂毕业。民国初曾任国民党秦支部干事,因言论激烈,被当权者疑忌,遂弃职归家教书,并主持平民会会务。1915年冬,与长安康毅如,蓝田李养初、咸阳郭英夫,乾县吴希真,兴平南南轩、李桂森,华县李秋轩,渭南白雨亭、郭中村,临潼焦林,泾阳薛西轩,周……[详细] |
焦林(1855~1916),陕西临潼人。清绿营武弁(biàn)出身,1911年10月在西安随新军起义,参加历次战役,颇树战功。1915年冬,与长安王绍文等十余人秘密-于西安,商讨组织讨袁军,开展“反袁逐陆”运动。事泄被杀。……[详细] |
方象堃(1873~1916),字厚庵。陕西蓝田人。幼年入乡塾读书,18岁中秀才。后入牛兆濂门下精研程朱之学,曾执教多年。1911年西安起义时入曹印侯敢死军,随军征战,立有战功。因反对袁世凯称帝,与民党人士有往来,被仇人告发遭逮捕,押解省城西安后被杀害。……[详细] |
袁守礼(?~1916),字清轩。陕西长安人。1911年西安起义时从军,任敢死队参谋,随军出征时常深入民众,宣传革命。陆建章督陕后退伍返乡。1916年与王绍文等密谋讨袁,后事泄被捕就义。……[详细] |
章雨苍(1874~1916)号那夫。安徽桐城人。同盟会会员。曾在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六年,归国后受业于章太炎门下,与吴樾、徐锡麟等为莫逆之交。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在安庆一带响应。民国成立后,任宁国县知事。“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居陕西,与陈树藩、张钫过从甚密,1915年寓居西安。是年冬袁世凯称……[详细] |
河南鹿邑试量集的狗肉是豫东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它以肉烂味美闻名全国。试量集狗肉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配有多种佐料,并加火硝少许,去杂后文火焖煮。煮成的狗肉颜色鲜艳,浓香扑鼻。 据说狗肉的香,居肉类食品之最。狗肉的补性,可与贵重补品媲美。再加上鹿邑试量集有制作狗肉的传统技术,做出的狗肉与……[详细] |
王家屏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屏墓位于山阴县西南15公里的泥河乡河阳堡村南,是明代著名政治家王家屏之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屏墓占地10168平方米,规模宏大,地面享堂犹存,有石人、石羊、石马等仪仗及碑石10通,碑文大部分为圣旨加封等内容,现已破坏严重。 山西朔州市……[详细] |
农耕历史悠久的略阳,为秦岭南坡中浅山区,耕地以坡地旱田居多,其骨干农作物玉米,自然就成了略阳百姓终年四季的主粮。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具有开胃、利胆、通便、利尿、软化血管、延缓细胞朽迈、防癌抗癌等功效。玉米在本地称作包谷,多以磨制为面粉食用,包谷面食品很多,拨拉子便……[详细] |
一多楼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多楼位于八关山和青岛三交界处的青岛海洋大学东北角。闻一多先生于1930年夏来青岛,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先后住在大学路、文登路,1931年迁至该楼内。 解放后,闻一多故居定为此处,命名为“一多楼”。1978年海洋大学将一多楼辟为“闻一多故居展……[详细] |
包衣奴才和奴才的区别则在于包衣二字,包衣是存在着特殊的含义的。所谓包衣奴才的意思,便是家生奴才。由于家生二字在满语中的音译是包衣,因此家生奴才也被满族人称为是包衣奴才。包衣奴才是整个满族最底层的阶级,……[详细] |
安岳现有个15乡镇都发现了恐龙化石,其中马门溪恐龙化石发掘于龙桥乡,距今1.5亿年,属中生代侏罗纪晚期,马晰脚类恐龙化石,长21.5米,高8米,比合川马门溪恐龙稍小,为亚洲第二。此化石对于研究四川中部远古时期地层形成,生物分布及演变有很大意义,填补了侏罗系遂宁组,蓬莱镇组地层发现恐龙化石遗……[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