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章杰(1911~1990年),又名留杰,泉州聚宝街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生。留章杰十五六岁随父亲留文固行医。 民国24年(1935年),留章杰参加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函授学习;次年到无锡参加中国针灸学讲习所第二期学习。毕业回家乡后,大力推广针灸治病。在泉州流行霍乱时,他应用灸刺,……[详细] |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详细] |
关于斑鸫,它有两个亚种,包括指名亚种和北方亚种。它们迁徙的时间是3月末到5月初,在5月初的时候就不常见到了。那么它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斑鸫斑鸫……[详细] |
智岩(577?~654?),唐代高僧。俗姓华,曲阿人。身长七尺六寸,智勇过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为郎将,屡立战功。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从舒州皖公山宝月出家。《五灯会元》《五灯严统》诸书记载,智岩禅师曾参牛头法融大师,发明大事。法融对智岩禅师说:“吾受信大师真诀,……[详细] |
司马相如,是我国汉代大辞赋家,大文学家。是继屈原之后启辞赋首创者。他给汉代和我国文学中,树以独特文体形式规范,他的“汉赋”对当时和后期、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这种格体新形文法仍是启发和效仿的特写格律,也唯之而稀贵。这种古风遗产,这位千古传留的大作家,与我梓潼有一定渊缘历史故事,……[详细] |
法华禅庵塔 又名兴慈宝塔,位于明光市横山乡大横山山腰处。《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半山寺又名法华禅庵,塔故而得名。法华禅庵塔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为一座仿木构建筑阁式砖塔。其西南160米处,有一座小塔,俗称“小宝塔”,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详细] |
公格尔九别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由于山上终年积雪,犹如牧民头上所戴的帽子,所以当地牧民就称它为“公格尔九别”,语意为“白色的帽子”;因它高度略逊于公格尔山,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但它的山势地形却丝毫不逊于公格尔山……[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