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拱辰街道东阳村

拱辰街道东阳村

陈道潜(1364-1433)名复,字孔昭,号拙斋。莆田县东阳村(今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人。浮山陈氏祖陈湟后裔,父陈砮。明代学者、诗人、理学名臣。元至正廿四年(1364)五月廿三日生。早年失怙,初受学于方坦,少读书时,其品行学业为长辈所称道。登明建文元年(1399)福建乡试杨子荣榜11名举……[详细]
陈岳(1428-?)字孟申,一作字孟中,号翠庵。东阳村人。曾祖陈士中,祖父陈道潜,父陈公亮,嫡母余氏,生母许氏,娶张氏。明代书法家,擅长章草。宣德三年(1428)正月十三日生,行三。登景泰七年(1456)福建乡试杨瑛榜第14名举人,入国子监,礼部会试第126名。成化二年(1466)罗伦榜二……[详细]
陈云衢(1502-?)字邦英。东阳村人。曾祖父陈孟严;祖父陈珩,训导;父陈文潮;母林氏;兄陈叙,贡士;弟陈云程、云阶;娶吴氏,吴应卿女,吴大田侄女。弘治十五年(1502)二月十三日生,行一。嘉靖十年(1531)福建乡试第陈让榜第58名举人,礼部会试第317名,嘉靖十四年(1535)韩应龙榜……[详细]
陈叙(1495-?)字邦礼,号淇塘。东阳村人。曾祖陈孟严;祖父陈珩,训导;父陈文滨;弟陈云衢,进士;陈云程、云阶、收;子陈志,进士。明代书法家。弘治八年(1495)九月十二日生,行十六。嘉靖四年(1525)福建乡试林东海榜第68名举人,礼部会试第260名。嘉靖十七年(1538)茅瓒榜二甲第……[详细]
陈志(1525-?)字思尚,号少淇。东阳村人。曾祖父陈珩,祖父陈滨,父陈叙,母俞氏,继母翁氏,兄陈愚,弟陈熹、忠,娶方氏。嘉靖四年(1525)十月初四日生,行二。嘉靖三十一年(1552)福建乡试黄星耀榜第74名举人,礼部会试第140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陈谨榜三甲第89名进士。初授行……[详细]
陈应元(?-?)字思昌,号右白。东阳村人。陈道潜七世孙;从兄陈志。万历三十四年(1606)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周延儒榜二甲第21名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员外郎、郎中。万历四十六年(1618)十二月升任西安府(今属陕西)知府。天启元年(1621)十二月任陕西省按察司副使……[详细]
陈汝亨(1698-1755)字学乾,号惕六。东阳村人。陈道潜后裔。清代书法家。登雍正四年(1726)福建乡试丙午科举人,雍正五年(1727)彭启丰榜二甲31名进士。雍正十二年(1734)授四川绵州安县(今四川省安县)知县。廉洁自持,爱民兴学,奖孝励忠,教化大行,修文庙、明伦堂,捐俸修书院。……[详细]
陈云章(1779-1850)字君兴,号秋河,晚年自号海东钝叟,又号茶隐老人。东阳村人。子陈乔龄。清代书法家。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郭尚先榜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74名进士。授江西乐平县知县,初下车即文祭烈愍公,又为忠宣公后裔请给俸。平讼狱,建书院,置学田,刻志书,劝……[详细]
陈汝梅(1783-?)字蕴丹,一作字春麓。祖籍莆田东阳村人,迁居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属南京市江宁区),传说今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东阳村与陈汝梅祖籍东阳村有关。清代书法家。乾隆五十九年(1794)乡试中举,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二甲第16名进士。幼著文名,时人多以苏海韩潮(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详细]
陈池养(1788-1859)字子龙,号春溟,晚号莆阳逸叟。东阳村人,明世宗嘉靖间,为避倭冦之乱,徙居莆田县城内后塘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后塘巷)。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试丁卯科郭尚先榜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93名进士。分发直隶候补知县,历署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详细]
通海圆明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该寺被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详细]
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莲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详细]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详细]
龙泉青瓷窑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盛于宋元,当地的哥窑,为南宋五大名窑之一。  龙泉窑为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物普查,现已于龙泉境内发现历代窑址350余处。  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大窑古窑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市的源口古窑址为省级文物……[详细]
虽然现在的教学设备越来越高端,很多老师都使用多媒体上课,但是粉笔在教学中仍然非常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老师们使用粉笔的习惯,很多老师都会将粉笔掰掉一截再使用,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大家就跟……[详细]
科塔华西峡谷位于阿雷基帕附近,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深约3535米,比可卡大峡谷还要深335米,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两倍深。科塔华西峡谷是由于科塔华西河水长时间侵蚀两座山脉而形成的,峡谷深邃而绵长。科塔华西峡谷像是一条蜿蜒爬行的长蛇,穿梭在两个高山之间,不得不让人惊叹水的强大的侵蚀力量是无……[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