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铅山“夏羹粿”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上灶煮沸搅拌成羹起锅,揉成圆条状,再搓成弹珠大丸子。把黄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详细] |
铅山“烫粉”声名远播,经久不衰,百吃不厌。 铅山“烫粉”选用优质早米压榨成新鲜湿米粉。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后,用篾筛把一圈圈毛线似的鲜粉送往各烫粉店。然后,粉店厨师用温水把湿粉洗开,盛入兰边碗内,再用一口大铁锅把事先熬好的肉骨头汤放入盐、回香、米酒(去糟)、酱油、姜等调料烧开后,放……[详细] |
铅山土质、气候适宜于红芽芋生长, 其质量优于别处. 本地产红芽芋外形呈椭圆状, 每个多数在50克以上. 铅山居民用红芽芋制作的菜肴特多, 较知名的有下列几款: 子排芋头羹、五香芋头糕、荔浦芋头、小葱鲜鱿芋头饼、芋糕、芋头莲子酥等. 我们吃的一碗菜, 称做“鸡子芋头”,只见碗……[详细] |
铅山竹荪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特产。竹荪,是菇中精品,营养价值高。 铅山县有毛竹林46万亩,竹荪资源比较丰富。 竹荪一是种珍贵的食用菌,素有“菌中皇后”之美称,明清朝为宫庭珍品,它不但体态优雅,脆嫩爽口,香味浓、别具风格,而且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和16种人体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详细] |
麻滋是以糯米蒸熟后精炼为软韧适宜的麻滋(即麻滋坯),然后捻成一个个小麻滋,拌以麻(炒熟后碾碎)、糖、花生末等配料,以筷子或铁叉夹着食用。也有的是以麻滋做成圆坯子,再劈开添加炸香(用薄面条炸油而成)、麻糖等为馅,最后封口拧成芒果状,可以逐个进食。 麻滋粿很受群众喜爱。它具有软、韧、甜、香的口……[详细] |
江西上饶铅山特色小吃,因外形呈灯盏状而得名,外皮由大米制成,中间添馅,馅大多数有新鲜香菇,鲜猪肉,黄豆芽,鲜竹笋等(也可因个人口味不同酌情增减),最后放入竹制小蒸笼中用大火蒸半小时左右即可,色香味俱全,食后回味无穷,齿颊留香。……[详细] |
该产品精选优质的野生无污染竹笋为原料精制而成,笋肉细嫩,色泽新鲜、味鲜清醇,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具有助消化、清热解毒、清理肠胃之保健功效,是高纤维、低热量,天然减肥、防癌的绿色佳品。……[详细] |
本品选用无污染的纯野生竹笋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添加剂,其味鲜美,清香可口,有嚼劲,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减少体内脂肪积蓄,有效地促使脂态分解,增进食俗,并对肥胖、高血压和肠癌等病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是理想的保健纯天然绿色食品。……[详细] |
铅山烫粉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特产。铅山烫粉是米粉经煨烫后加入汤料而成的米粉。铅山烫粉具有熟而脆,香而不腻的特点,集鲜、香、辣于一身,深受民众喜爱。 铅山烫粉是指有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的米粉经煨烫后加入汤料而成的米粉。久负盛名的铅山米粉具有熟而脆,香而不腻的特点。铅山米粉历史悠久,主要……[详细] |
古往今来,民间历史文化厚重,承载于漫漫岁月。话说东西南北中,地处江西东北部、武夷山脉北麓之铅山县,适逢元宵、清明、立夏、中秋、冬至等日,家家户户皆做“灯盏馃”,何缘?此事竟有一鲜为人知之民间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铅山县新滩乡章源村住一身份显赫之人,此人姓丁名洪,为福建汀州府公署知府(当时……[详细] |
铅山红芽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类别:蔬菜 产品名称:铅山红芽芋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10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20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铅山盛产红芽芋,种植历史悠久。铅山红芽芋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铅山县志》记载:“明万历《铅书》记‘斋菜有苋、茄、……[详细] |
本品选用无污染的纯野生竹笋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添加剂,其味鲜美,清香可口,有嚼劲,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减少体内脂肪积蓄,有效地促使脂态分解,增进食俗,并对肥胖、高血压和肠癌等病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是理想的保健纯天然绿色食品。……[详细] |
该产品精选优质的野生无污染竹笋为原料精制而成,笋肉细嫩,色泽新鲜、味鲜清醇,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具有助消化、清热解毒、清理肠胃之保健功效,是高纤维、低热量,天然减肥、防癌的绿色佳品。……[详细] |
红芽芋是紫溪乡的传统农产品,其显著特征是幼芽呈紫红色,红芽芋个体呈椭圆或圆形,外观好,它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并以其肉质细嫩润滑,香气浓郁,易煮烂而畅销国内外利用红芽芋精制而成的芋母沙、芋头酱、盐囟芋头、五香芋干等产品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详细] |
麻滋是以糯米蒸熟后精炼为软韧适宜的麻滋(即麻滋坯),然后捻成一个个小麻滋,拌以麻(炒熟后碾碎)、糖、花生末等配料,以筷子或铁叉夹着食用。也有的是以麻滋做成圆坯子,再劈开添加炸香(用薄面条炸油而成)、麻糖等为馅,最后封口拧成芒果状,可以逐个进食。 麻滋粿很受群众喜爱。它具有软、韧、甜、香的口……[详细] |
江西上饶铅山特色小吃,因外形呈灯盏状而得名,外皮由大米制成,中间添馅,馅大多数有新鲜香菇,鲜猪肉,黄豆芽,鲜竹笋等(也可因个人口味不同酌情增减),最后放入竹制小蒸笼中用大火蒸半小时左右即可,色香味俱全,食后回味无穷,齿颊留香。……[详细] |
铅山苦甘茶 产自武夷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因终年沐浴云雾,苦甘茶条索紧结,汤色清澈,经久耐泡,饮之清苦可口,喉凉生风,留香持久,回味甘苦。自明清以来均列为贡品。铅山县自古流传歌谣“武夷苦甘苦润甜,名扬四海不虚传,采茶攀崖雾中穿,日制名茶八九钱”。铅山河口茶厂精制的苦甘茶,色香味型别具一格,是省……[详细] |
铅山竹编 铅山传统手工业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明、清时期就饮誉大江南北。将造型结构与材料的质地及编织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篮罐瓶篓、盘碟箱盆,造型美观;所编各种生物、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详细] |
铅山竹荪是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特产。竹荪,是菇中精品,营养价值高。 铅山县有毛竹林46万亩,竹荪资源比较丰富。 竹荪一是种珍贵的食用菌,素有“菌中皇后”之美称,明清朝为宫庭珍品,它不但体态优雅,脆嫩爽口,香味浓、别具风格,而且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和16种人体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详细] |
铅山“烫粉”声名远播,经久不衰,百吃不厌。 铅山“烫粉”选用优质早米压榨成新鲜湿米粉。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后,用篾筛把一圈圈毛线似的鲜粉送往各烫粉店。然后,粉店厨师用温水把湿粉洗开,盛入兰边碗内,再用一口大铁锅把事先熬好的肉骨头汤放入盐、回香、米酒(去糟)、酱油、姜等调料烧开后,放……[详细] |
只知道鱼、肉的浓汤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结冻,哪儿来的“热冻”? 话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经路过江西贵溪。这一日走在乡村小路上,只见丘陵起伏,绿树成荫,山花烂漫,鸟鹤争鸣,好一片自然景观。这位皇帝老兄,见如此美景,竟至流连忘返,只顾信步向前走去。 午时过后,肚子里唱开了空城计,这才令随从寻……[详细] |
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铅山“夏羹粿”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上灶煮沸搅拌成羹起锅,揉成圆条状,再搓成弹珠大丸子。把黄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详细] |
古往今来,民间历史文化厚重,承载于漫漫岁月。话说东西南北中,地处江西东北部、武夷山脉北麓之铅山县,适逢元宵、清明、立夏、中秋、冬至等日,家家户户皆做“灯盏馃”,何缘?此事竟有一鲜为人知之民间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铅山县新滩乡章源村住一身份显赫之人,此人姓丁名洪,为福建汀州府公署知府(当时……[详细] |
铅山土质、气候适宜于红芽芋生长, 其质量优于别处. 本地产红芽芋外形呈椭圆状, 每个多数在50克以上. 铅山居民用红芽芋制作的菜肴特多, 较知名的有下列几款: 子排芋头羹、五香芋头糕、荔浦芋头、小葱鲜鱿芋头饼、芋糕、芋头莲子酥等. 我们吃的一碗菜, 称做“鸡子芋头”,只见碗……[详细] |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详细] |
曾仁文(1906-1943)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参谋主任 原名永丰,男,1906年12月出生,江西吉水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历任共青团吉水县仁寿区、德桂区、南区区委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1月,参与领导吉水仁寿-。1930年10月任少共吉安县县委书记。1931年,参……[详细] |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简称树火纸博,位于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二段,占地160坪,由财团法人树火纪念纸文化基金会管理。博物馆在1995年10月成立并对外开放,目的是纪念在1990年广州白云机场劫机相撞事件中遇难的长春棉纸企业创始人陈树火及其夫人陈凤娇,并进一步推广纸文化。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是台湾……[详细] |
裴度墓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裴度墓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东南,现存墓冢高8米,周长约200米。墓前旧时立有石羊、石马、石人诸石刻。1985年在东张寨发现裴适墓志石一方,可知其子裴适也葬于同一墓域。裴度(765~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考中……[详细] |
靖西文昌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昌阁位于旧州街以东约1公里,阁建于鹅泉河中的小岛上,是—座四角型三层高的古阁,阁高约15米,阁底面积约16平方米,建于明清时代,兀立水中,犹如绿带上镶着的明珠,独有风采,在河的习脖,有—座小桥可通阁里,以供游人入阁观景,也是古人对月临流琴棋书咏之处,清嘉庆年……[详细] |
有关动物成精的事迹,多半都存在于民间传说中。在不同地区流传的不同传闻中,有一个关于狐狸成精的传闻流传最广。这个传闻最初是由第一人称口述的,讲述的是其朋友的先辈曾经在山上碰到过一只已经成精的狐狸。这只狐……[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