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
刘绶松(1912~1969),男,中国新文学史专家。原名寿嵩,笔名刘濑流、宋漱流。湖北省洪湖市(由湖北省荆州市代管)人。1935年入清华大学,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1949年后,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兰州大学教授。其最有代表性…… [详细] |
刘永济(1887一1966) 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 [详细] |
李格非(1916-2003)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辞书学家,武汉大学“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1945年武汉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肄业,留校任教。建国前夕,李格非参加了新民主主义协会的政治活动,投入反饥饿争民主的斗争。 建国后,他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学校接管工作,是武汉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 [详细] |
张永安, 文革前执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为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湖北人,出身于一个大地主家庭。除了学术上的建树之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非常地有孝心,他的爷爷娶了三个夫人,最后都是他一一送终。文革后不久逝世。…… [详细] |
周大璞(1909-1993)著名语言学家,精于训诂学、汉语史、语文学,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1909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李店乡周围村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生前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拥有众多著述。 周大璞自幼好学,能诗善文。曾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详细] |
胡国瑞,教授。湖北当阳人。字芝湘。1908年12月出生。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后任教于武汉大学。曾任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所长,兼下属文学研究室主任,湖北省文学学会会长,九三学社武汉分社委员。 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 [详细] |
徐天闵(1888~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原名徐杰,字汉三,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世居近圣街。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早年就读于安徽高等学堂,与程演生、赵纶士(赵朴初叔父)、江韵高、武作栋、夏雷等同学。学成后于胡竹芗改设之安庆育正小学任教,后奔波设馆授学于杭州、…… [详细] |
李健章(1912~1998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笔名晦之,安徽合肥人。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国文教师。1941年应聘回武汉大学(战时在四川乐山),任中文系助教。武大复员珞珈山后去安徽大学一年,任中文系讲师。1947年复回武大执教,任中文系讲师,50年代晋…… [详细] |
陈登恪(1897.2.12~1974.11.18),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之一(“五老”分别为刘永济、刘博平、徐天闵、席鲁思、黄焯,徐天闵逝世后由陈登恪替代)。 诗人陈三立第八子,史学大家陈寅恪之弟。字彦上,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在父亲创办的家塾和思益小学读经诵史…… [详细] |
营山县城北约百里许,有历史名胜太蓬山,再北,至大黑山下,寮叶屋基左侧,有一洞,名曰:“孔雀洞”。是处群山怀抱,山势奇特,悬崖峭壁,岩石嶙峋,松柏苍翠,杂草丛集,曲径通幽,风景尤佳。洞前岩上有“万裹回苏。三韩豫鼎题”石刻,至今犹依稀可辨。洞口高不过寻,洞内暗若长夜,凹凸不平,宏敞无边,幽深莫…… [详细] |
美国网站盘点世界十大雪城,单美国就占了九个,余下的一个给了日本,仿佛更北的加拿大、俄罗斯、北欧没雪似的。不过来这里滑滑雪,或者坐在沙发上,喝一杯暖暖的咖啡,望着窗外的茫茫雪原也是件很不错的事。下面本站…… [详细] |
千佛崖地处花土沟镇东北的游园沟。第三纪红色砂岩褶皱构造绵延展布,由沟口向里延伸,自西向东崛起。在陡峭的山崖布满红色泥质悬垂凝结构,如同悬空红瀑布倾泻而下,气势磅礴。在这里可以看到有似泥钟乳泥蘑菇、泥灵芝等形状的凝结物。穿过这座天然帷幔,继续往里约5公里处,一座悬崖扑面而来,山崖上错落有序地…… [详细] |
南山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宫位于福建省华安县良村乡的南山腰,距县城13公里。 南山宫坐西向东,面对笔架山,海拔300米,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明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明太仆陈天定曾流寓此宫二年,亲题匾额“德茂天初”。南山宫祀圣祖大仙…… [详细] |
双塔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遗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三社北侧一条东西向延伸的漫岗上,南距洮儿河4公里,西北距乡政府6公里。德顺乡至双塔村的公路自遗址西缘穿过。遗址所处的岗地坡度较缓,岗上地势略有起伏,高于周围地表5至6米。漫岗之南直到洮儿河边,早年是连绵的沼泽地,…… [详细] |
王光泽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光泽故居位于衡阳市衡东县城关镇鹤桥村二组。 王光泽1903年出生。家贫,幼时在私塾只念了一本《三字经》。9岁,帮人看牛。11岁,到攸县舅父家学木匠。19岁,离开攸县到茶陵腰陂镇做工。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加入……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