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的春节称为“扩”,分为大年和小年,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正月初一至初四为大年,又叫“女人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日为小年,又叫“男人年”。传说远古过年,男子外出打猎,来时年已过完,为了慰劳男子,重过一次年,是为小年。拉祜族对春节极为重视,从上一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就开始准备过年,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除夕之夜,人人洗澡,家家舂糯米粑粑。
大年节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开始,至正月初四结束。到了十二月三十日这天,平时分散居住在田棚、地棚里的人,都要全部回归村寨,象汉族过除夕似地清扫村寨,洗衣物被盖,将家里收拾清爽。年三十这天,家家蒸糯米饭,舂糍粑,村寨里梆啷梆啷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分外热闹。舂好糍粑以后,要把刀、斧、锄、犁等生产工具洗净,摆成一排,在每种工具上放上一块小糍粑祭祀工具,以此感激这些生产工具为人们砍树耕地种粮的忘我之举,太阳快落山时,全家男女老少站在门前,面向西方祷告,迎接祖先亡灵回家欢度佳节。
梁公林是孔子父母的墓地,距曲阜城东13公里,在兖岚公路以南,防山之北。它面对泗水,背倚防山、古柏参天,桧楷成荫,是一处人造园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追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齐国公”,元...
文安当地民众自古以来习以土葬,死者因贫富不同,葬俗礼教繁文缛节不同,规模也不同,操作程序大致相同。一、请忙事人当有家人去世上床后,在挂索钱纸和设祭台的同时,要请忙事人。旧时请忙事人,孝子一定要在由族中...
据《每日邮报》报道,烫乳礼是一种将烧热的物件放到女孩胸部上以阻止胸部发育的风俗。这项风俗与“割礼”类似,多见于西非地区,没想到在英国也有多人惨遭其害,英国目前大约有1000名女孩遭受了烫乳礼的荼毒。这...
九龙山,位于安阳水冶镇南面,彰武街道西部,是一座历史名山,俗称“九龙山”,又名龙山。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洛阳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在其《魏都赋》一篇中,左思形容九龙山为...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不同。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 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
粪箕,竹子或柳条编的,当年在合肥农村很常见,属于农家必备之物。与粪箕作伴的,还有一个撮粪的铲子,俗名比较难听,叫“屎刮”。儿时,我去外婆家,与表兄弟们玩耍,就可以在院子角落看见粪箕,屎刮紧紧挨着它,亲...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
老人过寿法门有哪些1、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60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恰好从县城中心穿过,这里被称为“回归之城”,“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北回归线穿城而过,造就了奇特的北回归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