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ING DAY,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圣诞节的第二天。中文很难翻译出这一天的含义,好象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译名。为了下面行文方便,暂且称为礼盒节吧。
听说这一天要拿些小费给送奶人和邮递员。事实上,这些老传统慢慢总会消失,幸运的也只不过留下绕有韵味的传说。假如我们真要追根溯源,礼盒节原来的名称是圣斯达番日(St.Stephen’sDay),圣斯达番被异教徒拷打折磨之后用石头砸死,是基督教的第一位殉教者。圣斯达番日是许多英联邦国家的法定节日,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有一些庆典纪念活动,但这些活动却跟那位圣徒越来越没有多少关系了。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渐渐赋予这一天新的意义。现在大家已经普遍认可了BoxingDay这一叫法。每逢临近年尾,圣诞和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教堂门口会摆放一些用于捐献的箱子盒子。圣诞节一过,慈善人员把盒子打开,将募捐到的钱物分配给需要它们的穷人,这大概就是“礼盒节”的由来。这个名词最早见于中世纪,后来一度消声匿迹。到了十九世纪再次盛行起来。当时的英国贵族和贵妇人们,将赐予仆人的礼物用盒子装起来,在十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送给他们,作为对他们圣诞节前后辛勤工作的奖赏。假如十二月二十六日恰为周末或星期天,礼盒节将自动顺延到星期一。
当然这只是一种主流的说法。也有历史学家解释说,由于佣人们必须在圣诞节工作,所以他们被允许在节后的第一天休假。雇主们日久成习,往往准备一些礼盒,在佣人们回家之前送给他们。
到了今天,除了王室,拥有仆人的家庭已经稀罕得很。不过给服务行业的人赠送礼物的习惯还在继续。在英国,送牛奶这个行当历久不衰。多年以前,电视上一队奶瓶走家串户的广告至今记忆犹新。礼盒节这一天,送奶人会得不少实惠。而在加拿大,牛奶要自己到超市去买,这个颇有特色的节目被自动取消。试想一个人巴巴地跑到超市提袋牛奶非要多给收款员小费,这个风头恐怕没人愿意出。
加拿大人也有一个自己的习俗,许多人会在这一天访问自己的祖父母,或者亲朋好友相聚小酌。当然,更多的人会去购物,因为从这天开始,“圣诞节后大减价”正式拉开帷幕。从北美到欧洲大陆,已渐渐成为一种惯例。
如果说欧洲大陆的礼盒节还保持着一些宗教气息,那么北美的礼盒节则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节日。十二月刚刚开始,圣诞季大减价的广告就铺天盖地涌上街头。存了心也存了钱的加拿大人开始比较各大商场的商品。很多早已想要的东西这时都有了买回家的理由,而礼盒节则是大减价的最高潮。
据《每日邮报》报道,烫乳礼是一种将烧热的物件放到女孩胸部上以阻止胸部发育的风俗。这项风俗与“割礼”类似,多见于西非地区,没想到在英国也有多人惨遭其害,英国目前大约有1000名女孩遭受了烫乳礼的荼毒。这...
九龙山,位于安阳水冶镇南面,彰武街道西部,是一座历史名山,俗称“九龙山”,又名龙山。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洛阳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在其《魏都赋》一篇中,左思形容九龙山为...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不同。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 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
粪箕,竹子或柳条编的,当年在合肥农村很常见,属于农家必备之物。与粪箕作伴的,还有一个撮粪的铲子,俗名比较难听,叫“屎刮”。儿时,我去外婆家,与表兄弟们玩耍,就可以在院子角落看见粪箕,屎刮紧紧挨着它,亲...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
老人过寿法门有哪些1、老人过寿以虚岁50岁、60岁、66岁、70岁、77岁、80岁、88岁、90岁、99岁及百岁以上宜大过,虚岁50岁之前,无论家族多么显赫,也不见建议大过寿辰,大摆寿宴。其中66岁、...
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恰好从县城中心穿过,这里被称为“回归之城”,“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北回归线穿城而过,造就了奇特的北回归线文化...
在北京市朝阳门外,有一条神路街,这条街南起日坛公园,北至东岳庙,它的名字颇具神话色彩,相传是东岳大帝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东岳大帝在民间传说中是主管世间一切生物出生大权的神灵。明清两代,每年农历...
相传女娲之女降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女娲忌其饿坏,故取名娥娘。不吵不闹,沉睡不止,却不见生长。女娲深忧,盘古送来绿罗裙茶,劝慰道:“初闻绿罗裙,神长一百天。再闻绿罗裙,一生得平安。”女娲将绿罗裙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