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金,自古乃北地锁钥,亦称石门关。传隋杨广巡游至此,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遂得名。照金山水形胜,莽原丹霞,人文荟萃。境内香山寺起于苻秦,兴于隋唐,隋神德寺乃皇家寺院,久存舍利,八大丛林之誉广传;北宋以降,又以范宽《溪山行旅图》闻达天下,慕者接踵;公元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仁人志士,为民竖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始创,星火燎原,众皆从之。今,秉先辈为民请命之志,得红色旅游之盛。民众康乐,游者忘返。
照金——早期的西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54公里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子丹、习仲勋、谢子长、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抵达照金,发现这里进可夺取渭北,威胁国民党在西北的统治中心西安,退可据险固守,是个得天独厚的开展游击战活动区。同年,只有19岁的习仲勋在甘肃两当(县)组织兵变失败后,来到耀县的照金镇找到了刘志丹,那是他们第一次相见。从此,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位置处在陕西、甘肃交界,以陕西桥山山脉南端突出地带的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照金镇为中心。照金苏区当时横跨耀县、淳化、宜君、同官等五县,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人口为3-4万人。在鼎盛时期,红色武装割据区到陕、甘两省十四个县,面积扩展数万平方公里。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就流传着“南有瑞金,北有照金”的说法。
1933年3月初,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成立,4月初,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 根据地的党政领导机关迁驻距照金镇约5公里的薛家寨。这里处于桥山山脉南端,海拔1600多米,重峦叠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带壁立千仞,整座山寨走势雄奇地势十分险峻。山寨形似葫芦,东南西三面为悬崖绝壁,山坡灌木丛生,仰视不见寨形,细看仅见草丛小道,军事上易守难攻。红军上寨后共有四道寨子,一号寨子是当年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二号寨子为当时的红军医院和被服厂,三号寨子是红军当年的军械厂,又称“兵工厂”或“修械所”,四号寨子为陕甘边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寨子还建了寨楼、堞墙、战壕、哨卡、碉堡、吊桥等,防守相当严密、安全。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硕果仅存”,有其历史必然性。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在克服“左”右倾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构建了“狡兔三窟”的多区域战略布局,探索出在流动中创建根据地的新模式;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取得社会各阶层和多种势力的支持;全面开展根据地建设,促进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从实际出发,做好根据地内外群众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充分利用特殊的“地缘”环境,使之转化为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的优势。这些工作为根据地“硕果仅存”提供了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组织、群众等各方面的重要保证。
后来在南方革命根据地相继丧失的情况下,这块红色区域得到完整的保存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陕甘边根据地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和毛泽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长征结束后不久,毛泽东就说:“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的‘左’倾机会主义,这个错误使得土地革命战争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结果是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照金革命根据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无数仁人志士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英勇捐躯,现在册烈士有681人。当年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同志就牺牲并安息在这里。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3年5月,陕西省委在照金镇隆重举行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决定在照金镇修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工程于1996年动工,2004年4月正式开馆,珍藏有土枪、麻辫手榴弹等革命文物40余件,文献资料80余件,历史文献40余份,图片180余幅,展版及创意画300多块,展示了根据地开辟、发展、壮大的全过程。照金革命纪念碑巍立山头。
如今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陕西省确定为国防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陕西省政府命名的国防教育基地。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于2012年8月底开工建设,2013年8月底建成运营。景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含“照金名镇、薛家寨、大香山寺、杨柳坪现代农业观光区”一镇三区,目前已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适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优美小镇。现今,照金小镇以“红色是旗帜、民生是根本、产业是支撑”为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红色文化旅游名镇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