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文化是土家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土家族崇拜大自然,因此对于茶叶也有敬意,认为山中有山神,茶也有茶神,这就形成了土家族的茶文化。
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到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在空中没动,表示客人到齐了。
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比如:“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家里有五园(果菜茶竹麻),不愁没有钱”“摘茶不收兜,像个偷食猴”“摘茶不下园,撩死万人嫌”“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头道香二道涩,三道好喝无人摘”等等。最神秘最神圣的,则是用茶水敬神灵。比如除夕敬亡灵、敬财神、灶神等等,都得用茶水。茶水乃是打通阴与阳、天与地、虚与实之间的中介物。通过茶水,今天活着的人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了沟通,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获得了至高境界。
二是独特的泡制方法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注满水,文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有特别的喝法。
“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茶一般要喝第二口,第二杯。而喝茶也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要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得把茶香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之后才吞下去。人活一世,在物质世界里的享受也无外乎烟酒茶,而对烟酒茶他们也有独特的看法:“饱茶饿酒饭后烟”“粗茶淡饭,多活一半”“少呼烟,多喝茶,阎王拿他没办法”等等。由此可见他们的享受观和养身秘诀。
三是独特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就局限于家庭的茶礼来讲,一般有:饭前的小吃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等。别人结婚、做寿或是生了小娃整酒席叫“吃茶”。给人送礼叫“茶礼”。公爹公婆要给新媳妇茶钱,即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得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受下这杯茶后要回礼,这个礼便叫“茶钱”。若是公爹公婆要考考媳妇的“孝心”,第二天早晨迟迟不起床,新媳妇要把茶送到床前,这叫“喝揪脑壳茶”。但仅仅局限于家庭内的这些茶礼,不管它有多么繁杂多么讲究,那终究也是“小儿科”。
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则是“施茶”,即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放上杯子或碗,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土家人信奉“积德有德在”,认为“施得三年茶,不生娃也生娃”。因而这种施茶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透过土家茶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土家人的博爱精神。博爱乃人间大爱。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这不过是一种“小我”而已,而爱天地间的一切才叫博爱。这种博爱便叫天地精神。天地精神即为孕育万物不为己有,永远只有给予而没有获取。博爱精神,天地精神,才是人类真正的出路。
饮茶,不仅是土家族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礼仪。茶文化是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想了解土家族的茶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油茶汤在土家族已有悠久的制作饮用历史,土家族对油茶汤的制作十分讲究,被称为最具有民族地方风味特色的茶汤,有一句话这样说:“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
土家族的四道茶也是非常特别的哦,头道茶为白鹤茶,称为“亲亲热热”,第二道茶,称之为“香香喷喷”,三道茶称为“甜甜蜜蜜”,四道茶称为鸡蛋茶,称为“圆圆满满”,这四道茶泡茶的方式一般是依据来客身份亲疏长幼而定。
罐罐茶就是用土罐来作为泡茶的工具,做法很简单,先将茶叶放进罐中用火烤焙,待香味完全散发的时候用沸水冲泡即可,可加入姜片,成为姜茶,无论油茶汤还是罐罐茶,都是土家族日常生活必备的饭后好饮料,土家族有句民谣是这样唱:“客来不办包谷饭,请到家中喝油茶”。
土家族不仅饮茶讲究,还创造出种茶、采茶、制茶一系列的茶文化。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