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旧俗,年三十下午暮晚时分,大小店铺陆续关门,而在正月初五清早开市。客家人认为,正月初五乃财神从天下凡的“圣日”、“吉日”,选这一天开市必能从此日日招财进宝。
公司、店铺开市前,必先祭祀财神。年初五天一亮,东家就必须将公司、店铺内外的灯全部点亮、打开,在店铺或公司前面摆设一个香案,等吉时一到,便在香案上插一炷长寿香,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境,生意兴隆。随后,再由公司各部门主管或店员逐一上香祈福,东家或主管亦随之燃点金银纸钱,通化后再奠酒及茶。礼拜财神仪式完毕后,东家还分派开市利是,尽使气氛融洽热闹,店员、公司职员则祝贺东家心想事成、财源滚滚。
“开市”祭拜财神所用的祭品清单如下:未煮鲤鱼一条,鱼身以红纸包裹;白灼鸡壹只,头向上与脚藏于腹内、肠脏负于背上及口含红枣;白灼猪腩肉一块或原件烧猪肉一份或乳猪一只,加少许猪猁及猪横猁;客家煎堆及红包各五个、松糕壹个,上贴有钱红封包;各类生果任选五个;红枣年糕一盘;用红纸包裹的客家芥菜或生菜连根两株;九成满客家米酒三杯,但祭地主则要五杯;七成满清茶三杯,但祭地主则神则五杯;筷子三双,但祭地主财神则要五双;招福钱币、神祈衣宝各一份。另外,在财神像前及地主神牌前,还要各插上鲜花数枝,以“香花娱神”邀请财神、地主的到来。
“开市”祭拜财神仪式结束后,店主要将新制的招财“旗帜”挂在财神神位或神像前,接着将店铺的新幌子挂出。新幌子色彩艳丽,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幌子挂好后,各店家纷纷把护窗板取下,店门大开;店主站在门口毕恭毕敬,欢迎顾客进门。这时,所有的伙计有的摇算盘,有的敲秤盘表示欢迎,响声一片。
北方年初五早晨的早餐一般都只吃荠菜炒年糕和面条,叫做路头糕和路头面。以往商店里对正月初五“接路头”、“请路头酒”特别重视,因为商人格外迷信路头,希望每天发财。是日,店主要请全体伙计吃路头酒,大家也一定都要到。在筵席上斟酒也务必要斟满,取财气满满的意思。如果商店里要解雇店员,店主就在吃路头酒时暗示。暗示的方法殊为别致,就是店主向伙计夹菜时,如把鸡头夹给谁,那个店员就心中有数东家要辞退自己,吃过酒后,就主动提出辞职,店主也心照不宣,同意他离职。该风俗名曰“吃鸡头”。
客家“开市”多俗称“开工”,开市时东家往往宴请伙计、店员,谓之“请开工酒”。
客家人素以勤劳著称,即便新年“开市”,也多在年初二、初三就开始了。据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记载:“二日,市铺夙兴祀财神,曰开祃。侯榷关官出巡,沿街烧爆,悬挂门牌。居民亦备牲祀神,开汲井水。”(5)可见清末民国时期粤北客家年初二就已经开市即“开祃”做生意,民间也是同日礼敬财神,并汲井水表示聚财。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