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音乐按其形式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各种不同的调式,反映不同的内容。
声乐
苗族声乐习惯的分类概念和音乐本身的特点,可分为“飞歌”、“情歌”、“古歌”、“酒歌”、“嘎百福歌”、“大歌”、“龙船歌”等。按演唱形式,又可分为“对唱歌”、“独唱歌”、“二重合唱”、“三部合唱”等等。
一、飞歌
“飞歌”是黔东南州苗歌中瑰丽的钻石,歌曲艺术的珍品。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强烈的感染力。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到。“飞歌”歌词以颂扬祖国大好河山和歌颂坚贞爱情及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慕之情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歌颂党和人民领袖,歌唱美好生活也成了飞歌的重要内容。
“飞歌”曲调有二十余种,调式不一,各有特点,但共性也很突出。格调上,基本都是高亢激昂的,其曲调结构多为A、B二段体。A段即歌头,往往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自由,舒缓而宽广;B段收尾,节奏鲜明、活泼有跳跃感,作为陈述歌词的主要部分。歌尾在结束前,常以渐慢速度作拖腔,与A段的自由节奏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曲调。
“飞歌”曲调以台江飞歌为最典型。这种曲调属四声徵调式民歌,调式音列为“5613”。其中,“6”音很少出现,且处于弱音位置,只起装饰和过渡作用。整个旋律中用一个大三和弦音“135”。这三个和弦音在“5—1”十一度宽广的音域里分解进行时,习惯在“1”上停留,性格明朗,大调色彩很浓。“3”音常以不稳定的变化音的身份出现,但往往出现于强拍上,且时值较长,上行时以缓慢的速度上滑进主音“5”,下行时仍以缓慢的速度渐进到主音“5”,有半音的感觉。这个“3”音的上下滑进,均解决到主音,起到了中心枢纽的作用,使整个旋律集中,紧凑。这种曲调进行,上下连续使用跳跃手法,给人以棱角分明之感。
“凯棠飞歌”属“6135”四声音阶羽调民歌,以大体相同的一个旋律二声部一先一后摹仿式二重唱为主要演唱特征,旋律进行中常以五度、八度大跳跃出现,使其更加明朗,奔放。
“黄平飞歌”属“1256”四声音阶宫调式,旋律进行连续使用四度、五度大跳跃,“265252”音型贯穿全曲。
此外,挂丁、雷山、施洞、反排等地“飞歌”在音阶调式、旋律进行等方面虽各具特色,但情调开朗、曲调流畅、手法少炼、用音单纯、曲式完整等都是其共同特征,体现了苗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的真挚流露。
“江西老表”的称谓源于朱元璋在赣遇难获救,报答恩情之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时曾在康山负伤后被百姓救护,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1...
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灾难必然会接踵而来,命终还会堕入恶道。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叫崇祯皇帝,他前世是个小沙弥,在庙里盖房子时不慎...
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沿袭与传承了古代婚俗六礼的基本规制,并结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特点,演绎、细化、传承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它具有古朴而丰富的内容,婚俗仪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多项礼仪,每一项都有着深邃...
今天的汉族人很少举行成年礼了,汉民族男女到成年时,取个学名就算进入成年期。但旧时的甘肃村民却要举行隆重的成年礼。每当一个人到了18岁时,家长要请阴阳、师公、庙管以及父亲、舅舅等人到当地神庙去举行成年仪...
怒族过去由于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深山老林中,很难购置到铁(铜)锻造的锅,煮饭煮菜常用竹筒。在贡山丙中洛等地怒江边有大量的页岩,岩片很簿,在土中柔软,易采。见阳光后很硬,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怒族人用其盖房子...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母亲生平敬奉观音大士。一天梦见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母亲很欢喜地把童子抱了起来,从此以后就怀了孕...
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迄今曾作多次维修。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总面阔31。46米,总进深51。26米,建筑占...
莆田“十音”,古称“十番”,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乐,至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在莆田,十音分为“武十音”和“文十音”, 黄石镇惠洋便是莆田武十音的发源地,惠洋十音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
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有一股静静流淌的文化清流,一直滋润着农村大地,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谚语。它是由历代农民,通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并且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就形...
滔滔黄河,绕河套、夺龙门,一路汹涌澎湃地走来。当大河行至山东惠民县清河镇时,河道忽呈南北走向,于拐弯处,有一处深潭,名曰“白龙湾”。历来素有“开了白龙湾,先冲武定府,后淹阳信县”的说法。作为黄河下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