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地区农村,在每年除夕(大年三十)上午,是客家人祭奠祖先的日子,客家人俗称“敬祖公”。
在“敬祖公”活动中,每个家庭带着猪肉、鱼、鸡“三牲”、盛有发粄(年年发财)、苹果(四季平安)、柑橘(年年吉利)、柚子(年年富有)和财宝(祖公、祖婆衣,伯公、伯婆衣,观音衣,冥币、花边等)五个斋盘,大人小孩一齐来到祖公祠堂,同祖屋,同叔公的叔娘伯婶、叔侄子嫂相聚祖屋,传递新年祝福,共同祭奠祖先,奉敬天地神明,以谢庇估之意。
“敬祖公”时先将“三牲”、“斋盘”摆在八仙桌上,在其前面摆上五杯意为茶香酒香,子孙满堂的茶酒,紧接着就是下一个仪式烧香,同时向祖先祈祷新的一年里全家身体健康,四季平安,万事顺意。然后,按一家中长辈、晚辈年龄大小的顺序,手拿着香在祖公、祖婆神牌前行三鞠躬礼。等插上去的香烧完之一小段时,主人便要把带来的祖公、祖婆衣,冥币、花边等全部烧完,这也叫做“奉财宝”,最后的喜炮把“敬祖公”活动引向高潮,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60分钟。
待仪式结束后,各家各户收拾带来的供品三牲、斋盘、茶杯、酒杯回家。
作为春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客家人传统中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敬祖公”这一活动在解放前就有的。如今,客家农村每年年三十上午都要进行“敬祖公”活动,而且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
玫瑰营镇天主教堂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玫瑰营镇。始建于1899年。1900年和1907年两次扩建。据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比利时帝国从法国人手中获取了在内蒙古各地传教的特权,于1874年在这里设...
藏族,这个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古老民族,生性豪爽,能歌善舞,同时也十分注重礼节仪式,无论在物质、精神或者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例如在藏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会举办成人礼,男女各不相同,但更...
十大日常“破财”行为1、不义之财,不可碰!正人君子,不吃喝嫖赌,不杀人放火,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正气做人,正意做事,那么就一定会集正气财运于一身。2、祖宗家产,不可败!祖上家私,乃财运之根本,活人不花死...
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又叫“龙头节”,民间叫做“龙抬头”。这个时令正交“惊蛰”节气,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来活动。这天,昆山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将新年留下来的年糕用油煎,以油气来熏床,驱赶越...
莆仙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莆田人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对其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经过代代相传,莆田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文化。莆田人是从冬至的前一夜就开始过节,凡外...
相传,赤水街在清末以前,建了烧,烧了建,再建再烧,劫不绝,烧不灭。商民们的苦难一言难尽。清朝末外地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赤水街南面的双髻山形如火,赤水街必常遭火灾。丙午山高陡,凶多而财源小,必须做好风水...
贞丰布依人的禁忌主要有农事禁忌:撤秧时节忌放风笨,伯秧子长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结插于田地中,可免庄稼受秋风;秋收季节,忌坐门砍,以免阻碍纸马驮谷进屋开春第一次春雷,吃"档雷把",可免雷击。节日禁忌...
仡佬族由于受经济、文化、科技不发达的影响,自古有占卜的习俗。仡佬族人的占卜有卦卜、芽卜、动物卜、树根卜、鸡卜、蛋卜、衣食卜等形式。卦卜 削制一指宽长的竹块两片为卦。平时放在被称为祖筒的一节竹筒中。出猎...
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祈愿大法会,当地的僧俗群众俗称为“四大观景”。因为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是佛教的斋月,在这4个月中塔尔寺都有传统的供养法会。法会期间寺内举行诵经、讲经、辩经、祈祷、施供、布施、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