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婚龄:14岁和12岁
西班牙法律规定最低的结婚年龄是男性14岁、女性12岁,只有达到法定婚龄才被视为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才能履行夫妻的义务,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在西班牙虽然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现象,但青年男女要结婚须取得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从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可以举行婚礼。婚礼前两三个月同教堂的神父取得联系,向神父出示男女双方的受洗和接受坚信礼的证明书,神父填写婚前查询表,并对未来的夫妇进行认真详细的指导。
西班牙居民中,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按照惯例,婚礼由女方父母操办,婚礼的宗教仪式在教堂里举行,一般定于下午3点到5点在教堂举行。新婚喜宴在家中举行,同其他欧洲国家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切蛋糕前新郎新娘争夺家庭主导权
西班牙人婚礼上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是新郎新娘切结婚蛋糕。当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服务人员会端来一盘巨大的蛋糕。蛋糕做工精细,表面有用彩色奶油制作的图案和西班牙文的"幸福"字样。新郎新娘双双走到蛋糕前,在众人的欢呼声、鼓掌声中,共同持着一把不锈钢长刀。与其他欧洲国家婚礼上新郎新娘合力切蛋糕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西班牙人的婚礼上,新郎新娘要智斗一番,看谁能够巧妙地脱下对方的一只新鞋,谁就是胜利者。据说,谁在婚礼上取得胜利,谁就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掌握家庭主宰权。
切蛋糕仪式开始,新郎急于切蛋糕,新娘极力反对,由于新郎手腕的力气要大一些,眼看蛋糕就要被切开,新娘慌忙中拾起一只脚,踩在新郎的脚面上,以便分散新郎切蛋糕的注意力。谁料到,新郎借机用力切下去,蛋糕被切成两大块,同时顺势弯腰伸手脱下新娘的一只鞋,高高举起,让众人观看。客人们热烈鼓掌,欢呼新郎得胜,并分享结婚喜庆蛋糕。其实,这是新娘为了不使新郎在众人面前失面子,有意作出牺牲,她故意将脚抬高,而且鞋子没有系上带,以便让新郎一下就能脱下来。
客人们分享蛋糕时,总要想出许多点子逗新郎新娘。新郎新娘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对客人的种种要求,表面上扭扭捏捏,最后基本上满足客人的要求。有的客人要求新郎新娘当众拥抱接吻,有的客人要求新婚夫妇通过打手势、表演哑剧的形式介绍恋爱经过,有的客人要求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讲述今后生活的打算……谁戏逗新婚夫妇方式巧妙,形式新颖,含义深刻,便会博得一阵热烈掌声。新郎新娘的滑稽表演,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最后,新郎新娘翩翩起舞,客人们也成双成对地伴着新郎新娘跳起来,就连新郎新娘的父母也高兴得进入舞池跳起来。热闹欢乐的家庭新婚舞会一直进行到次日天明结束。
“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磷化氢,是可以自燃的气体,质量轻,风一吹就会移动,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回头一看,...
摔瓦盆,又叫摔“吉祥盆”、摔“阴阳盆”、摔“老盆”等等,是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一种丧葬习俗。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
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
侗戏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师吴文彩创制而成,他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以汉族传书《二度梅》为蓝本,编出了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侗戏是受汉族戏曲的启发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戏...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
顺德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有发音盏鬼的顺德话,更有朗朗上口的俗语和接地气的方言。“唔使问阿贵”释义:对某个判断十分有把握、认为必然如此。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例句:“唔使问阿贵”,尼件事肯定系...
甘肃庆阳饮食文化饮食庆阳素以小麦为主,辅以糜子、谷子、高粱、荞麦,六七十年代又引进玉米。面食为基本主食,杂粮搭配食用。过去向来流行一日两餐,早九时前为早餐,下午四时左右为午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