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县太平坊鹤鸣井旁,原有一座殿宇巍峨、香火极盛的陈十四夫人庙。过去每年有许多妇女到此求子,特别是正月十四夫人诞辰,求子的妇女络绎不绝。也有求子的妇女在初一或十五,到各地所建的送子娘娘庙中,点燃香烛虔诚叩拜,祝祷许愿,并拿走庙中夫人娘娘的旧鞋一只,认为回家后就能怀孕。若产下男孩,就要为夫人娘娘做新鞋,并备龙帐、三牲到庙中还愿。有的求子妇女,在礼神祝祷后,偷取夫人娘娘前泥塑小男孩生殖器上的粉末,用纸包回冲水饮服,认为可生男孩。解放后求子之风才止。
女儿怀孕将产时,由娘家送一碗面条到女儿家,入门时如果碰到的第一人面孔朝屋内认为生男孩,面孔朝屋外认为生女孩。
旧时,妇女都在家中生育。临产时,请洗生婆接生。旧俗以妇女生育污秽,使用旧剪刀剪脐带,将留在婴儿身上的四寸脐带结扎盘好,外加石灰,用旧棉花、旧布条捆扎。细菌往往进入脐带,婴孩因患三日照、七日禁而死亡的很多。剪脐带的旧剪刀要放在婴儿睡眠的箩窝下,认为可使小儿胆大。解放后,各乡都建有卫生院,有专职接生员。
妇女生产艰难,有在房中打开柜门箱盖的习惯,寓有产门打开,使产妇生产顺利之意。
妇女生育后,须向娘家报生。报生时带有镴制的报生壶,内装黄酒,壶嘴上插柏树叶,以"柏树"和"百岁"谐音而取其吉兆。若生男婴,报生壶嘴要用红纸塞上,生女婴则不塞。娘家倒取报生壶里的黄酒后,要把米放在报生壶内,给女儿烧粥吃。
生育后的第三日叫做"三朝日"。这天,洗生婆要为婴儿沐浴,即用温水遍擦婴儿全身,穿上新衣,缚上抱裙。若是女婴,就用秤锤在女婴臀部按摩,认为长大后可坐家顶宅,并以针线放在婴儿手中,认为长大后精于女红。若是男婴,就把笔、算盘等放在婴儿手中捏捏,认为长大后精通算理,善于翰墨。娘家要送婴儿衣服、抱裙、鞋袜、童帽等物,叫做送三朝衣。同时要宴客会亲,叫做“吃三朝”。
即亲友给产妇送礼。所送的礼物有红糖、鸡、鸡蛋、豆腐皮等。此俗延续至今。
婴儿产后满一个月叫"弥月",也叫"满月"。如果三朝未宴客,弥月时必宴客,叫做弥月酒。娘家送弥月衣。同时要为婴儿剪发,叫做剃满月头。
庆元、丽水等县,遇上小孩周岁日,在中堂摆有纸、笔、算盘、锄头等物,父母点香烛向天地祝祷后,由母亲抱婴儿至桌边,任婴儿扒取物件,认为可预示婴儿长大后做何事。但一般都由母亲引导,扒取父母喜爱的物件。
为遂昌县山区在生育后举行的酒宴。酒宴上每人一碗煎豆腐,一般是三五片,不再增添,也无别的菜肴,但可尽兴喝酒。
庆元县习俗,小儿刚出生,要请算命人以年月日时属相推算小儿的命。若小儿命硬,身带弓箭,则要把小儿的年庚八字书于红纸上,置于三角布袋中,再做一付弓箭,备酒礼祭,献于寺庙,或挂在古树上,称为"寄弓箭"。
小儿的年庚八字,有犯关煞的,要请师公(男巫)开关,叫做"过关"。过关一般在夜晚,请师公做法事,并将婴儿从饭甑中穿过。过大关要做三天法事,过小关要做法事一天。过关寓有避过凶神恶煞,免除灾难,化凶为吉,平安吉庆,快长快大之意。
小孩体弱多病,难以养育,要为小儿兜百家米。父母选取吉日,到夫人庙烧香礼拜,许下讨饭愿。许愿后,往各家兜米,每讨一家就用红头绳打个结。兜来百家米后,卖掉其中一部分,为小儿添置银项圈,或银脚镯、银手镯,余下的百家米磨粉煮成千层糕,切成小块,在村口或道旁分散给众人,叫做"还讨饭愿"。另一种习俗是,小儿认讨饭头为亲爹,要请讨饭头吃饭,还要给红包。认亲爹后,父母要兜百家米,将百家米制成千层糕,在路旁分散给众人。兜百家米的习俗,寓有小儿吃百家饭,贱而易养。
旧时溺女婴之恶俗甚普遍。产妇生下女婴后,便用棉被蒙住女婴口鼻以致死,或将女婴置于水盆而溺死。
年满五十以上方做寿,三十岁以下称做生日,四十岁不做生日,因"四"与"死"谐音,认为不祥。
做寿时,一般以子女的名义发帖,其子自称为"祝庆子"。发帖后,各至戚、朋友、邻居要送礼贺寿,寿礼中最隆重的是寿屏,寿屏为大红绸一方,中有金色大"寿"字,其他的寿礼为寿烛、彩炮、对联、寿面、寿桃、衣料等。在寿日前一天,各亲戚子侄到达,晚宴设十大碗或吃寿面以庆贺,叫做“暖寿”。寿日,中堂悬挂寿屏、对联,各屋柱也要粘贴对联。中堂正中有方桌二三张拼在一起,前缚桌帏,桌上有桌角,烛台上插大红寿烛,并摆设铜香炉以及表示寿庆的物件。早晨,下辈向做寿者拜寿,拜寿时地铺红毡条,请做寿者夫妇上坐,下辈行跪拜礼。一般亲友只在见面时合拳作揖,以示庆贺。
现在,暖寿、拜寿等已废除,寿礼较简单,只送衣料和钱币。
斯里兰卡“三大怪”中最有趣的非高跷垂钓莫属。高跷垂钓只出现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寥寥可数的几处海滨,据说是独特的地貌让鱼儿喜欢在这里聚集。在斯里兰卡南部的阿杭格默,笔者看到当地在近海处密密麻麻插着一根根木...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西方人结婚仪式有很多习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首先西方婚庆场面既欢快热闹,又美丽浪漫。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不断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现在的婚俗不少方面也在受西方婚俗的影响,比如穿婚纱、戴钻戒等等已...
春节是裕固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前有祭祖守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馓子、酥油奶茶等。年三十守岁,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意为人勤春来早。按习惯,年轻人和晚辈要手捧清水,洒向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全称“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 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原始天尊妙无...
拉祜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从妻居的习惯。婚恋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抢头巾是拉祜西(黄拉祜)男青年主动向女青年求爱的一种形式。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庙和寨场。夜里,青年男女常吹着葫芦...
韩城人对老年人的生日尤为重视,叫做“祝寿”,或称“过寿”、“贺寿”。一般人从60岁起过寿。每10年一大寿,其他年龄过寿规模较小。贺寿日,亲戚邻家前来祝贺,儿媳给老人送新鞋、新衣等,女儿送寿盘馍、寿糕馍...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