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艺作品于1915年参加美国巴拿马旧金山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列中国四大名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坭兴陶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坭兴陶是广西钦州的特产,由于土质奇特,加上制作工艺精良考究,其外表古色古香,呈现出古铜色或猪肝色。经高温烧制后,坭兴陶还会“窑变”为天蓝色,经抛光处理后泛出光润柔和的金属光泽。李人帲是地道的钦州人,现在他的身份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对于坭兴陶的特性,他十分了解。据李人帲介绍,坭兴陶的陶土奇特之处还在于有“公母”之分,要按照一定比例,取粘性较大的河东泥与硬度较高的河西泥调和,最后才能成为制作坭兴陶所用的原料泥。坭兴陶的成分里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因此敲击起来会发出金属声音,这是坭兴陶区别于其他名陶的地方。
坭兴陶的“窑变”更堪称制陶工艺的“中国一绝”。原来,坭兴陶制作不需要添加任何陶瓷颜料,烧制过程中可产生窑变体。过去,在传统工艺的烧制过程中,其颜色多为朱色或紫红色,偶尔有少数深绿色或古铜色的“窑变”体,被称为“窑宝”。现在,钦州坭兴陶的“窑变”技术已经借助现代工艺有了巨大的进步。坭兴陶产品经窑变,表层还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但是,用机器打磨掉表层,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可以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坭兴陶古称越陶,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1921年,钦州城东平心村一位农民在山麓发现墓葬,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旁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这表明,钦州制陶已有将近1300年的历史。后来的多处考古发现,将坭兴陶的历史推进新石器时代。不过,“坭兴”成名却在晚清时期。
清朝咸丰年间,坭兴陶非常兴盛。钦州人胡老六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苏省之宜兴。《钦州市志》记载,胡老六是坭兴的创始人,他用钦江西岸紫色硬土制成烟斗及坭偶,引领钦州坭兴业的兴起。继胡老六之后,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等坭兴陶名家相继而出,研究日精。当时,从事坭兴陶生产的手工作坊有40多家,还出现了“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几家久负盛名的“老招牌”。至清同治年间,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市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钦州坭兴养了一街人”这句老话便流传至今。
至于“坭兴”这一名字的由来,有这么一种说法:紫坭陶类似宜兴的紫砂陶,有人给其取名为“宜兴”。“宜兴”是用坭来做的,钦州话的“宜”和“坭”读音相近,人们逐渐把“宜兴”说成“坭兴”。久而久之,“坭兴”便成了钦州紫坭陶的代名词了。此外,还有一些文人学者把“坭兴”解释为“钦州坭器为时俗喜爱”或“坭壶兴用”的意思。
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世代相传,年逾六旬的袁林喜目前还在钦州一家陶艺公司从事拉坯工作,他的技术就是从同为拉坯匠人的父亲和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现在,不少老工艺有了改良,比如陶艺工人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种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湿时填充融合,可以烧出红器白花或白器红花的效果,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浓醇的人文味。
如今,到钦州出差、旅游的外地人士总不会错过机会,要选购几样精美的坭兴陶用品带走。坭兴陶的艺术品不仅传承了历代制陶工艺,还加上了现代元素的创意。此外,坭兴陶用品的绿色无污染性也符合时下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标准。
在钦州,不少百姓人家还喜欢用坭兴花瓶来插花,可使花艳叶茂,还能经久不谢。更有这样的说法——插在瓶里的桃枝还能开花结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坭兴陶生活使用器,更多的被制作成样式各异的茶具,不仅坚固耐用,还耐酸耐碱。据检测,其铅镉释出量几乎为零,意味着没有任何毒性。特殊的陶土,还使得坭兴陶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有利于食物长久储存。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已经证明茶叶置于坭兴陶罐数年而不会霉变。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变。久用之空壶冲入白开水仍有芳香茶味。此外,由于坭兴陶的可塑性强,它的花色品种达600余种,还有文具、食具、咖啡具、熏鼎以及仿古制品等。
如今的坭兴陶生产已经引入现代工艺。不过,这并未改变坭兴陶的原汁原味,反而还使坭兴陶的生产数量和品质更加稳定。在钦州古安陶艺的生产车间里,一边是使用压模机压制简单杯身的年轻工人,一边是老师傅忙着手工拉坯。用机器压制出来的简单杯身,还要经过其他工人手工安装上另外的配件。老师傅手工拉出来的坯,最后也要经过现代机器的打磨。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在这个车间里显得非常和谐。离开生产车间,再来到加工车间,这里又是别有一种风景。车间里飘扬着幽雅的轻音乐,几十位匠人正在忙碌着为手里的陶坯增上艺术的气息,或是刻字,或是描画,或是雕刻,外行人穿行其间能充分感受到坭兴陶的魅力所在。
“钦州桥畔紫烟腾,巧匠陶瓶写黑鹰。无尽瓷泥无尽艺,成功何止似宜兴。”这是田汉为坭兴陶写的一首诗。千百年里,坭兴陶在钦州这块土地上牢牢扎根。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坭兴陶出尽风头,成为广西最“拿得出手的礼物”之一,被指定为国宾礼品赠送东盟国家领导人。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钦州坭兴陶和广西壮锦一起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
解放初,舒城县城乡遍布木业、纸业、铁业、砖瓦、纺织、缝纫、豆业、面作、酱制、榨油、糕点、酿造等手工业店铺和作坊及制陶、制革、铸造、油漆、卷烟、编织等工场,还有众多的手工匠人活跃于广大民间,称为做“乡活...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
长寿山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10公里处的长城西北侧山麓。距秦皇岛市区18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占地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用地3.45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
北方农村民谚——“冬定果,年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有几个字眼,需要搞明白。农谚中的“冬”是指冬至;“年”是指农历大年初一;“正月十五”是指元宵节这天。一、冬定果民间自古有“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的...
满族的婚俗比较有讲究。有三日婚之说。皆为媒约之说,通常是用三天来完成的,比较有特色,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满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与汉族通婚。...
柬埔寨王国国庆日为11月9日,也是该国的独立日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南部。首都金边。面积18.1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20万。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9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
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技术灾难,有些会造成很大的技术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一起来看看吧!一、爱沙尼亚号海难在世界十大技术灾难中爱沙...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