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民俗古朴,人民尚义好客,乡情浓郁淳厚。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游历武义时有感于此地的山水胜迹与遗风民俗,赋《宿武阳川》诗一首:“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自空虚。就枕灭明烛,叩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虽历经朝代更替,风云变幻,却依然保存着传统民风,勤劳、善良、尚义、好客,有着独特的田园和山里人家风情。
武义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8个,其中畲民万人,聚居在柳城畲族镇(原宣平县所在地)。历史悠久的畲族,有着丰富的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的畲族民歌,有史歌、嫁女歌、戏名歌、劳动歌、情歌、新民歌以及哀歌、杂歌,农历三月三是传统的对歌节。畲族传统风俗的婚姻、丧葬和传统节日的习俗,尚保存着本族特色,服饰、生活习俗、民间信仰等方面,也依然展现着古老的传统。
春节拜年的习俗古已有之。拜年,是一次集中时间会亲访友的活动,既可巩固亲情,亦可借此机会交流信息。有些走动不多的亲戚,一年也就只有这么一次见面机会。
以前,武义拜年习俗颇多讲究。拜年之前,先要准备礼物。拜年一定送一对“点心”。所谓“点心”就是干果糕点之类,一斤一包,用红纸包成长方形,两包包扎在一起谓之“一对”。这“对”都是商店配好了的。一般是:桂圆配荔枝,桔饼配糖霜,酥糖配蛋糕,荤回配插酥,糖枣配川心酥等。
拜年要尽量穿新衣,无新衣可穿的也要衣冠整洁。见面时,男人相互抱拳作揖,口说:“恭喜发财。”下辈人对上辈往往要跪拜,如儿子对父母、祖父母,女婿对岳父母。儿童对成年上辈则一律跪下叩头。有些孩子不愿跪拜,只要上辈说声:“你给我叩个头,我给你个红包。”孩子们就乖乖地跪下了。
招待拜年客首先捧出的是个圆形食盒,其中分隔装着各色糕点、瓜子等。不一会就沏上茶来,捧出一碗煮熟的鸡蛋。各人别的可以不吃,这鸡蛋每个人非吃下两只不可,称之为“捧元宝”。有的妇女最怕这个强迫吃鸡蛋的“节目”。拜年时间可短可长,短的坐上二三十分钟便走,长的可以吃上两顿饭盘桓一整天。客人临走时主人不会忘记给下辈回敬红包。旧历正月,武义人叫“正月头”。正月里的每一天都可以拜年。但大多数人拜年都选择在正月初十以前。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革,现在武义拜年习俗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作揖跪拜这样的礼仪已难得看到了。拜年礼品已不再是一对“点心”,而是滋补品、名酒、名烟、洋式蛋糕了。将书籍作为拜年礼品的风尚也开始流行。近年还兴起不送礼的拜年。有的人更潇洒,干跪挂个电话便算是拜过年了。有的家庭对拜年客仍要请吃煮鸡蛋,不过强迫的态势已大为减弱。
20世纪初至40年代,每年春节过后,从正月初十开始,到正月二十日结束,是武义县城的灯节。这十来天,每天晚上街头都有“迎灯”活动,高潮则在正月十五以后。迎灯由助灯、台阁、龙灯三部分组成。
灯节活动由县城及附近各寺庙轮流主办。每年寺庙代表一个居民区,负责一个晚上的灯务。如:正月初十城隍庙,正月十五花园庙,正月十六二郎庙,正月十七皂角庙等。举办者不一定都是寺庙主持,他们大多是迎灯爱好者,工作积极负责。
最早上街的是助灯。有些寺庙的助灯相当精彩,喧宾夺主,使主灯相形失色。助灯形式多样,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无所不有。像下王宅镇东庙的大鱼大伞是一大创造。皂角庙的牡丹也名噪一时。溪南诰山庙的净瓶灯名目繁多,如鸳鸯戏荷、鹤立池塘等等。这些享有盛名的彩灯都是体积大、灯光亮、色彩鲜的艺术品。每座灯由数人合抬,四周牵着长绳才能稳步前进。彩灯过去,鼓乐相随,笙箫之声盈耳。
台阁紧随助灯之后,每年多寡不一。台阁是抬着走的小戏台。由10岁上下的孩子装扮成戏曲剧目中的某个角色,组成戏中的某一场景。扮者以女孩居多,所扮角色均出自传统名剧。每逢台阁上街,观众总是前推后拥,特别拥挤。
龙灯最晚上街。它分龙节与龙头两部分。龙节又称板龙或桥灯。短的不能少于32节,长的有100多节、200多节,以花园庙、二郎庙的最吸引观灯人。城隍庙、太祖庙、禹王庙三处的龙灯规模较小,较为逊色。桥灯随锣鼓的节奏行进。遇紧锣密鼓,即奔跑疾走,远远望去,似一条金色游龙。龙头有两种,一种用木雕成,上插许多明骨灯,与龙身相连。另一种俗称为龙头头,为竹片扎成的三层方台,周围挂72盏小花灯,放置着72个纸制的龙头佛,这些人像灯一尺半长,心空,插着燃着的红烛。龙头费全是戏台的文臣武将。头部用浸湿的废纸制成,画上生、旦、净、丑的脸谱,惟妙惟肖。官服铠甲用纸剪手贴,工笔彩绘,每个龙头佛都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龙头头由四人抬着,另有四个手执钢叉的卫士护送,始终与桥灯保持一定距离。
龙头佛有两种:一为普及型,一律戴状元帽,穿粉红长袍。另一种为特制型,每个都有自己的个性,是舞台人物的缩微。像黑脸张飞、红脸关羽、白袍赵子龙、纶巾羽扇的诸葛亮等都相当生动。
头年生了儿子的居民,凡在灯节出钱或出灯的,迎灯结束后,都可领一、二尊龙头佛回家。头年结婚的家庭则可领回一尊普及型龙头佛,俗称领“大囡”,象征来年可得贵子。
县城的迎灯活动路线自东向西,自八素门起,至城隍庙止。有时龙灯偶尔出西门,在田野转一圈,又由永丰门进城。这时桥灯上插满油菜芯。据说,这是一种祈求丰收的仪式。迎龙灯体力消耗很大,参与者活动结束后吃顿半夜餐;油菜芯炒粉干。
现在,每逢正月,武义各处都还有龙灯、台阁及各种彩灯活动,但像上述这样定期举行的大规模的迎灯活动,已不多见了。
牙克石市 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牙克石市附近扎敦河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免渡河 镇名,滨洲线铁路站地。因免渡河流经境内,镇以河名。“免渡”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
大家对加拿大的饮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也拥有一个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便是别有一番情趣。1、不设烟酒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一带而得名,另外还有“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别称。早在清乾隆三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亚新几内亚东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钦语,官...
土库曼斯坦的饮食较为广泛地使用胡椒、洋葱、茴香、薄荷等调味品是土库曼斯坦乃至中亚厨艺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土库曼传统食品有烤肉、抓饭、烤馕、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