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前,杀一只鸡吃,景东民间有很多习俗。
如果宰杀的是公鸡,一般要看鸡卦、瞧鸡头,认为能从鸡骨头上看出祸福,以求趋利避害。不看母鸡和阉鸡的卦,并且流传着“在家不听婆娘话,出门不看母鸡卦”的俗语,认为看母鸡和阉鸡卦不准。
看卦一般是过春节初二,看来年的财运、吉凶;要出门远行、诉讼、做生意和看病人生死等时候,甚至天气阴晴,都会杀鸡问卦。要看卦时杀的鸡,先要把鸡脚洗干净,烧上几炷香,在堂屋里列祖列宗面前祷告后宰杀。
鸡肉煮熟了,哪些该由谁吃,也挺讲究。鸡头、鸡卦一定要捡给同桌吃饭中年纪最长、最受尊敬的男人,叫做“剥鸡头”、“看鸡卦”;鸡肝、鸡血捡给年长牙齿脱落的年长者;鸡翘、鸡肚子、鸡肠子由年轻主妇吃;女孩吃鸡翅膀、男孩吃鸡腿,说是女孩吃了翅膀会梳头、会飞,男孩吃了鸡腿力气大。
传统习俗中,小孩禁止吃鸡头、鸡脚、鸡肝、鸡血、鸡肠子、鸡肚子、鸡翘和鸡腹腔里掏出的“未见过天地的蛋”。
传统观念中,认为小孩吃了鸡头、鸡卦,神家会不喜欢;吃了鸡脚,写字不好,“鸡爪拉舞抓拉”;吃了鸡肝会被“药婆放蛊”,俗称“着邋遢”,消化不良拉肚子;吃了鸡血,别人说东西被偷了,自己没偷,但却会脸红,往往会遭冤枉;吃了鸡肠子,鸡肠子弯弯扭扭,写字不好;吃了鸡肚子,会嘴皮(口唇)厚,不好看;吃了鸡翘,会长出尾巴;吃了“鸡懵懂(脾)”,小孩记性不好,读书成绩差;最忌讳吃的是鸡腹腔里掏出的鸡蛋,认为没还有见过天地,小孩吃了会“背过失”,遭上天责罚。特别是女孩子,说是吃了“没有见过天地的东西”,上天惩罚,要“背过失”,以后生儿育女会难产或不会生育。
女孩子其它禽类腹腔里剥出的蛋也禁吃,也不能吃动物腹中胎儿,甚至果树第一次结果(称为“头果”)也不能吃。
这些传统饮食习俗,表现了景东世居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的品质和敬畏自然的精神,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如“鸡懵懂”,往往包含大量没有来及分解的病原体及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一般是不能食用。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
德化九仙山下,大铭登地,有一株与茶丛不同,其味道也不一样的茶树,人们称它祖师公茶。相传,明万厉年间,史云济儒士,看到九仙山荇菜的灯火明亮,要到荇菜坐化。来到这里,有一位老大娘,安排他吃住,热情接待,他...
祝酒的传说 在不同场合,都有可能被提议祝酒。祝酒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开始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古代的勇士向他们的神祝酒。希腊人,罗马人如此,古代的北欧人则相互祝酒。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祝酒的习俗,最终演变成...
拉壶为印度神话其中之一是海界中的海神,出生时是只巨人,半人半兽的身体,住在海中的宫殿中。据早期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拉壶因犯错得罪了天神而被打入人间变成乌龟,其用意是为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及有所改进。时在天...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